2024年8月10日 星期六

愛河與高雄城市記憶:《匯流的形狀》展的感動

 

焦桐的愛河〉詩作透露出愛河乘載的高雄歷史脈動

認識高雄有多個角度,但能夠從空中俯視愛河穿流,細說其與城市發展脈動的關係實屬不易。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匯流的形狀》(註)幫我們做了這件事情。

高雄因為有愛河,穿越時空記錄了這個城市的歷史。我對於愛河的認識只在中下游,這回才認識了愛河的前世今生。這個展覽以形狀為名,共分五部分介紹愛河:身世的形狀、承載的形狀、時空的形狀、再生的形狀,以及總和的形狀。

愛河總長約12公里,全流域地質屬於潟湖堆積,海拔高度在10公尺以下。沒有高山的源頭,上游溯及仁武區八卦寮的埤塘,出仁武流經高雄平原,最後注入高雄港灣。這勾動我溯河而上的慾望,認識我所不知的高雄地貌!

愛河記憶著市民生活,並承載著高雄產業的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它成了一條延伸港灣運輸、美化市街腹地的廊帶。這點我倒是蠻熟悉的,因為我住的地方離壽山不遠,見證了水泥廠歇業,慢跑時跨越願景橋,總見中都磚窯場的煙囪孑然佇立,兀自呢喃曾有的輝煌。

從明清時代開始,從港口溯源而上,愛河沿岸形成不同的聚落。橫跨愛河的橋樑從日治到現在日益增多。猜猜看愛河上面目前有多少橋樑?走一趟細數它們,也會是個浪漫之旅。

愛河也因為「臭」聲名遠播。1960年代因為工廠聚集,大量人口移住,工業𤘘家庭廢水排放,加上港內的油汙等,造成魚蝦絕跡,河水髒臭。從1970年代末期起,分階段的整治計劃,到現在愛河真的成為高雄城市代表性的地標,這一點我可以見證,我曾經在高雄港搭郵輪遊愛河。

重生後的愛河見證了21世紀高雄許多重大的時刻。譬如:2001年高雄的台灣燈會,當時我有去湊熱鬧,那真是人山人海。愛河邊現在有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電影館等,這些都是高雄當代城市的地標。特別推薦高流中心,舞台調度靈活加上沉浸式的音響,絕對是視覺和聽覺的饗宴。

歷來文明都從大河產生,人與河流的依傍關係密不可分。有機會重新認識它是我們的福氣。愛河貫穿了高雄城市發展的起源和歷程,滋養了高雄發展,觀賞這個展覽,重新認識了它與高雄,非常感動。

走一趟歷史博物館,添增了一些對高雄城市的記憶。館內還有諸多的展覽,分批觀賞、慢慢咀嚼,才不會疲憊,再找個機會去認識高雄吧!(何青蓉,2024.8.10

註:《匯流的形狀》展期到2024915日,欲觀賞者趁早,以免向隅。


368小百科

鹽埕區

本區早期是高雄市的政治經濟中心,位於高雄市市中心的中南部、左倚壽山、右環愛河、南臨高雄港、地勢平坦成三角形。東面沿著愛河與前金、芩雅區為界,西側以臨港路與鼓山區為鄰,南側隔著高雄港與旗津區遙遙相望。

「鹽埕」顧名思義是一堆堆白色皚皚水晶狀體的鹽田。清康熙年間,閩南漳州人趙天等,依官府之招徠移至打狗闢田,後因屏山崩、洪水漲溢,鹽田流失,而遷移此地,其靠近鼓山者為「鹽埕埔」。高雄港築港工程全面施工時,將港內挖出之泥沙填平鹽田後,始有此新生之地「鹽埕區」的誕生。

鹽埕自日治時代,工商繁榮可說是台灣的銀座,當時燈紅酒綠、夜夜笙歌。日本人離開,美軍進駐,流行力很強的鹽埕區除了酒家,又多了西式PUB酒吧,一度是高雄市最繁華奢靡的地區。著名景點包括:愛河、228紀念公園、電影圖書館、流行音樂中心,以及駁二特區等(取自高雄市鹽埕區公所網站)。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本館在日治時代為市役所,二戰後高雄市役所經接收,並更名為高雄市政府。1947年(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爆發,本館為當時歷史現場之一,此後到1992年(民國81年)1月,一直是高雄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市政發展的行政中心。

1992年(民國81年)118日,市政府搬遷至苓雅區「合署辦公大樓」,舊市府建築完成階段性任務,功成身退。因其歷史地位意義重大,特於原址重新規劃設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並於1998年(民國87年)1025日正式開館。

本館以高雄歷史為基底出發,從而延伸有鐵道文化、舊城歷史、傳統表演藝術、人權議題及眷村移民等主題附屬館舍,形成區域性大博物館群,其家族包括:柯旗化故居、左營孔子廟、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見城舘、哈瑪星台灣鐵道館、皮影戲館、就打狗驛故事館,以及再見捌捌陸台灣眷村文化園區等(取自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取自高雄市政府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