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像不像熊爪呢?/熊童子 |
炎炎夏日哪裡是休閒的好去處?領路人說:不如賞花去。有道理,有花的地方就有清涼!
車行在臺中市后里區的三豐路上,是省道臺3線從豐原到三義的路,我們沒有去中社觀光花市,而是去了附近的萌芳花卉農場,規模小很多,不收門票,大部分在室內。農場種植了許多蕨類植物,如整面牆的鹿角蕨、兔腳蕨,頗為壯觀。各種蘭花,如石斛蘭、蝴蝶蘭、文心蘭五彩繽紛。仔細觀察某些蝴蝶蘭的顏色有點怪異,如粉紅和粉藍各半瓣,領路人解說那是染色的結果,還真開了眼界。
這一路,我嘗試記下各種花卉名稱,第一次認識到可愛的熊童子,葉片肥厚如熊掌,並見識到號稱墾丁肉粽/恆春大肉粽的棋盤腳果實。吊竹草是我原來就認識的,但僅知其英文名字俗稱:Wandering
Jew,事後花了時間比對,終於知道其中文名稱。捕蟲草是小時候教科書上的植物,經過這麼多年再見面有那麼一分親切。每次逛農場總是設法多認識一些植物,希望一回生兩回熟。
回程路上領路人考我:為何這裡適合種花?我傻眼了,怎麼知道?「這裡一邊是后里台地,一邊是火焰山,通風良好之故,最適合種花,溫差雖大,反而因這樣的地形,能維持一定的濕度」。領路人接著說「拜山風、谷風之賜,種植花卉不能悶在裡面!」,果然有道理,遠遠火燄山一路向我們招手。難怪后里有「花卉之鄉」的美譽!(何青蓉,2026.7.3)
棋盤腳果實/恆春大肉粽 |
超大的鹿角蕨 |
可愛的熊童子 |
368小百科
后里區
后里區位於臺中市北部,古稱「 內埔」,屬於土著拍宰海族(Pazeh)岸裡舊社群之地域。后里地名的由來,可意指開發初期漢人創建村落於麻薯舊社的背後,即代表後庄的意思,所以才得此「后里」名稱。1950年成為臺中市內埔鄉,後因與屏東縣內埔鄉同名,1955年改稱后里鄉,2000年縣市合併改稱后里區(引自后里區公所)。
本區位於臺中市北端,北隔大安溪,和苗栗縣相接;南隔大甲溪,與豐原區、神岡區相臨;西連月眉山與外埔區為界;東以埤頭山與東勢區為鄰。境內地勢平坦,為后里台地的主要部分;五分之四的面積屬於台地地形,另外五分之一為丘陵地形(同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