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外埔忘憂谷:瞬間畫現

      后里賞花後,領路人問:臺灣哪裡稻海最美?臺東池上!領路人說:帶你去一個媲美池上的地方。

話說稍早在后里賞花時,大概是一路緩上,不覺得已經身在后里台地。直到去望憂谷路上,上了台地的三崁路,觀察周圍的稻田,明顯地感受到地形層次分明的變化。原來外埔是屬於河階地形,地勢由東南往西北漸次下降。外埔人稱一個河階為一崁,於是有了二崁、三崁,四崁等地名。

這引起我對后里台地的興趣。原來后里台地是大安溪、大甲溪兩溪下游間所夾的長方形台地。東緣高度270公尺,西緣在大甲東側高約100公尺。

車在小路上蜿蜒上下,見車窗外稻穗纍纍,我拿起手機探頭拍照,領路人說:美景還沒到呢!車子忽然停在山路邊上,前面還停了好幾輛,我心想:這鐵定是熟門熟路的人才找得到的地方。跟著領路人走入平凡的山徑,坡上竟然是一片梯田,但那還不是目的地。小心地跨過水圳,走過田埂,去到斷崖邊,已經有人拿著大砲相機往下照。天啊!真美!

阡陌縱橫,錯落有致,金黃、翠綠稻田夾在山谷和溪流之間。忘憂谷位於外埔溪底路,此刻我們居高臨下縱覽無遺。領路人指著一塊已收割的稻田說,再晚幾天大概稻田都收割了,我們來得正是時候。真的如此,收割過的土褐色田地正好襯出周遭綠意深淺有致,直可入畫。廣袤田地中完全沒有電線桿,一點不單調,一間農舍被綿密的草綠所圍繞,如畫龍點睛般矗立在一角,完完全全就是一幅畫,自然天成。

下到溪底路,瞬間我們彷彿入畫,車徐行在田間路上,一旁稻稈挺立,藍天下,稻穗飽豐盈。興奮之心如同稻稈昂揚,飽足之情宛若稻穗拼命點頭,果然是中部版伯朗大道!(何青蓉,2026.7.5

368小百科

外埔區(第64鄉鎮)

外埔區位於臺中市西北方,介於大甲溪與大安溪之間,北接苗栗縣苑裡鎮,東與東南鄰后里區,南隔大甲溪與清水區相望,西與西北鄰大甲區。地形屬於河階型,由於外埔區居后里台地,各台地面交界一帶,地勢高低落差,成為階崖,故有多個以「崁」、「崎」為名的地名(維基百科)。

外埔區區名由來有數種說法,一說為當地位於外方(西方)的荒埔平地,與內方(東方)后里區的括稱「內埔」相對應;一說為日治時期將今后里區統稱為「內埔」,在其西邊地區括稱為「外埔」,即將鐵砧山以東的埔地,以其在西側且首先開發的大甲平原對應為「外埔」;一說為因當地屬河階地形,其中較高崁的地區因早期灌溉不便,開發不易雜草叢生而稱為埔地,其後開墾過程中經該圳灌溉始逐次形成聚落(同上)。

引自臺中市政府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