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農民曆是本好的教科書--從二十四節氣談起


最近天氣酷熱,前幾天翻開月曆發現722日旁標示著「大暑」。有句話說:「大暑熱不透,大水風颱到」(註1),真不知道要忍耐熱,還是祈求颱風的到來。

突然腦袋出現問號,究竟二十四節氣是怎麼算的?查詢了一下,原來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古人就用「土圭」測日影法來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及冬至。並且,根據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日影最長漸變到最短,再由最短變到最長,分別為「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晝夜時間則相等。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註2)。

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串起來還有個口訣:「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註2)。

總之,二十四節氣呈現氣候變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長短。自從西漢起,農民按節氣安排農活,進行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穫等農事活動。幾千年以來,一直是深受農民重視的「農業氣候曆」。只是現在的人離農作和土地越來越遠,大概僅是為了找個良辰吉日才會翻閱農民曆,對於節氣的知識似懂非懂。
這才想起,前不久友人送我一本今年屏東縣政府出版的農民曆《屏東.歲時記》(註3)。收到時簡直覺得如獲至寶,因為實在太美了。《屏東.歲時記》打破以往農民曆呆板的形象,結合時下的節氣養生觀念,行銷屏東的農業特色,導入生態、健康、食材、產業、花藝及旅行。依一年二十四節氣,逐一介紹屏東的特色作物與產地;接著呈現以該作物為食材的節氣料理;繼之呈現秀麗端雅的食材花藝。圖文並貌,兼具知性與感性。

一本農民曆同時傳遞了氣候、農業、地理、飲食知識以及生活美學,剛好可以從事跨領域教學,將斷裂破碎的分科教學用節氣整合起來。我試著想像從上述任何一項主題切入,橫向開展與其他主題的連結。接著,設計田野調查和實作單元,讓學生進行以節氣為核心的專題探究,了解地球溫暖化的程度有多嚴重。這不正是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嗎?

如此一來,學習不僅有趣、貼近生活,並可提升學生對於這塊土地的興趣,最終應有助於建構本土的知識。想到這裡,不禁躍躍欲試,下學期我的課又有新的元素可以加入(何青蓉,2016.7.28)。


1:更多的諺語請參考:農委會全球資訊網(農業諺語)
3:屏東縣政府研考處(編)(2006)。屏東.歲時記。屏東縣:屏東縣政府。
本文使用的圖片翻拍自《屏東.歲時記》,謝謝屏東縣政府同意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