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追求愛與真理--非暴力的真諦

堅持真理是強者的靈魂力量,弱者是不能使用的,既然如此,不論有無武器,都當遵循這種原則(p.78)。~甘地

1947815日印度與巴基斯坦分治,正式從英國殖民獨立。在政權交接的那天,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 1948沒有慶祝印度的獨立,而是獨自在加爾各答為印巴分治而憂傷。1948130日,在新德里前往一個祈禱會途中,一名印度教徒極端份子納圖拉姆從人群中擠出,朝甘地枯瘦赤裸的胸膛連放三槍。聖雄甘地被刺身亡。

閱讀完《甘地》一書(註1),內心澎湃不已。終於有機會認識甘地的「非暴力」主張。據甘地回顧,年輕時曾經偷了哥哥手鐲上的一小塊金子,良心受到譴責。寫了一封悔過書給父親,沒想到病榻上的父親讀後原諒了他。後來甘地寫道:「只有受過愛之箭傷的人,才曉得愛的力量。對於我,這是『非暴力』的一堂實務課。當時我以為這不過是一種一般意義的愛,今天我才懂得這是純粹的『非暴力』。當這種『非暴力』包括一切的時候,所有東西都起了變化。它的力量是無限的。」(p.18

在處理阿赫梅達巴紡織廠的勞資糾紛時,甘地主張工人繼續罷工的先決條件:1.絕不使用暴力;2.絕不進行破壞;3.絕不依靠施捨;4.不管罷工多久,必須堅定不移,罷工期間,應當用其他正當的工作維持生活(p.109)。但是當罷工工人被飢餓的威脅逼上絕境時,誓言是否只是弱者的脫辭?工人開始抱怨。甘地決定自己絕食,直到問題解決才停止。

192012月國大黨通過採取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之後,不合作運動在全國迅速展開。1922年,印度北方的喬理喬理亞村暴發暴力事件,甘地第一次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因此遭到許多非議。他解釋說:「將整個積極的活動徹底顛倒過來,在政治上可能不穩定、不明智,但是毫無疑問,這是謹慎而又正確的行動。」,「我們需要的唯一美德就是真理與非暴力。」(p.130

二次大戰火中,國大黨的立場是「如果英國仍然不把印度當作一個平等的國家,國大黨就不可能支持英國作戰」(p.202)。甘地則堅持「任何時候寧可死去,還是不會對侵略者以牙還牙」(p.203),並且希望堅持非暴力的抵抗的人要「保持人類的尊嚴,不要自己墮落」(p.203)

就是這種堅持追求愛與真理的信仰,讓甘地畢生視死如歸奉行非暴力。一生在牢裡加起來整整待了6年。乃至直到印度獨立後,為印巴相互的仇殺而絕食「直到戰火熄滅」。總計甘地先後進行過16次絕食,其中2次歷時3個星期,有幾次差點命歸黃泉。他認為絕食就是「感動麻木不仁的良心,激發善心」(p.297)。聖雄雖遠,遺教猶存,當勤策勵!(何青蓉,2016.07.18


1:宋子剛(編著)(2001)。甘地。台北市:婦女與生活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宋子剛(編著)(2001)。甘地。台北市:婦女與生活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甘地小檔案

1869年,出生。家族屬於班尼亞種性,屬印度教徒第三大種性吠陀的一支。
1888年,甘地19歲留學英國,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法律。
18934月,任職的印度公司派甘地到南非工作。看到印度移民在南非受到的歧視,於是參加南非公民權運動。
1915年回印度,很快地成為正在從事獨立運動的國大黨的領袖。
一戰後,甘地參與國大黨的獨立運動,以公民不服從、不合作,和絕食抗議等的政治主張,獲得世界範圍的關注。被英國當局多次逮捕入獄。
192112月,領導國大黨重組,制定新的章程。
1922年,在北方邦的喬里喬理亞村暴發暴力事件後,甘地第一次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轉向社會活動,包括土布運動和為賤民爭取權利等。
1942年,二次大戰中,甘地起草「退出印度」運動。88日草案剛宣布,9日國大黨領導層和甘地全部被英印當局逮捕入獄,一直持續到1944年。引發印度最大的一次獨立運動。
19478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正式獨立。
1948130日,被印度教極端份子槍殺身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