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

橋頭糖廠掠影:穿梭時空記憶匯聚

 

九月中下旬,高雄依舊溽暑難耐。午後陣雨成了奢望,熱氣自地面回竄,從腳底一路蒸騰至全身,濕黏難耐。此時,最好的消暑方式莫過於——吃冰。

既然橋頭在望,糖廠冰品自然是不二之選。

橋頭糖廠(臺灣糖業博物館)位於高雄市北邊,交通便利,捷運與火車皆可抵達。上回造訪,是為帶北部朋友一遊。我們租了遊園機踏車,看似簡易,實則實用。糖廠園區廣闊,代步工具不可或缺,只是得先摸清駕駛方式——機車騎士最為適合。

臺灣許多糖廠退役後轉型為觀光景點,我曾造訪數座,但並非每處都有販售酵母冰。這回我點了俗稱「健素冰淇淋」的酵母冰淇淋。童年時,媽媽常逼我吃健素糖補充營養、助消化。那是苦差事,尤其未包裹糖衣的健素,味道奇特、黏牙難咽。如今再嚐健素冰,竟成一種懷舊情愫——苦中帶甜,記憶交織。

逛糖廠,不能不認識橋頭糖廠的歷史。社宅事務所正展出鈴木藤三郎特展。鈴木先生力排眾議,促成糖廠設立,並引進機械,使橋頭成為臺灣最早機械化的現代糖廠。

展覽也提及多位「在臺灣活躍的靜岡縣人」,其中飯田豐二的名字格外醒目。他主持興建下淡水鐵橋(高屏溪舊鐵橋),當時號稱東洋第一,卻在完工前因過勞辭世。得知其事蹟後,我曾專程前往九曲堂車站附近,向其紀念碑致敬(註)。

糖廠事務所建於1901年,象徵臺灣新式製糖的里程碑,也是一座重要建築。其設計仿荷蘭殖民風格,外牆方口並非裝飾,而是防禦「抗日人士」的槍口孔洞,從中可窺見當時社會氛圍的緊張與矛盾。

糖廠展示詳述1910年後的橋頭經驗如何促成臺灣糖業轉型,也介紹甘蔗的特性與生長環境。製糖循環圖指出糖蜜為副產品,而健素糖與萊姆酒則由糖蜜衍生而來,這讓我對健素糖的印象又更深一層。

順道一提,我們在舊工廠裡偶遇一群年輕人,身穿藍色工作服、髮色繽紛,穿梭於古老機械間,彷彿外星人入侵。過去與未來交錯,強烈對比令人目瞪口呆,彷彿時間在此凍結。

總之,橋頭糖廠不僅是消暑勝地,更是臺灣糖業歷史的縮影。文化園區值得細細品味,林間綠地適合散步,搭乘五分車則可欣賞田園風光,感受甘蔗採收後的香甜氣息。這裡,是記憶與時光交匯之地。何青蓉,2025.9.25

社宅事務所外觀

舊式製糖工廠機械一景

舊式製糖工廠中撞見的一景
註:旅行隨順因緣與驚喜

368小百科

橋頭區(第76鄉鎮)

        橋頭區,地勢平緩,屬高雄平原的一部份,位於高雄市的西隅。北接岡山區、西鄰梓官區、東接燕巢區、南接楠梓區。區內有寶溪流經本區,後勁溪為本區南界接楠梓區(引自橋頭區公所網站)。

       橋頭昔稱「小店仔」,仍因橋畔有二三小店仔,供應來往客商而得名。後為引中崎溪典寶溪的其中一段)之水,灌溉仕隆一帶水田,遂於今之本區橋頭里與橋南里界,開鑿大圳,,並建一拱型的橋,名日「橋仔頭」,以利南北行旅通行。允龜橋,是橋頭地名的起源,橋體已不存在,然為追溯歷史,仿原來的橋體而重製了一座允龜橋於橋頭區公所前同上)。

引自高雄市政府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