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城市依傍河道發展。提起臺中,火車站前的綠川和不遠處的柳川,印記了這個城市發展的面貌。年輕時,我曾在臺中工作過一小段時間,印象裡綠川和柳川兩岸,違章吊腳樓建築比鄰而居(註),綠川還加蓋,人群往來熙攘。
十幾年前,火車站前的幾條街道,愈來愈蕭條,每次經過總會想起社會學家所說的:Inner
City,一個城市的舊聚落,乘載了城市發展的包袱,早期寬闊的街道,現今看來狹窄,昔日輝煌的店家,招牌黯淡,紛紛熄燈,人去樓空。但是,這幾年發現綠川與柳川周圍景觀大為改變,人潮似乎又回到站前。
柳川河岸一景 |
接著,我們從中山路橋附近開始沿著綠川往南走。在李宜芳老師的導覽解說下,細細品嘗了綠川的美。銘刻著「中山綠橋」的石碑,述說著這座跨越綠川橋梁的歷史,它興建於1908年,原稱「新盛橋」(「新盛溪」為綠川舊名),是當年日本政府為慶祝臺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在臺中公園舉辦慶祝典禮而修築,也是臺中現存最早的橋。不遠處,通聯臺灣大道的櫻橋,也是興建於日治時期1915年,在綠川整治工程時重見天日。
綠川書屋橋在望 |
綠川雖不若柳川寬闊,然整治過的河岸令人驚艷,尤其是在成功路到民族路之間河段的綠川水岸廊道。結合歷史遺跡,中山綠橋、櫻橋,及宮原眼科,孕育濃濃的人文氣息。河岸綠意盎然,形成絕佳的林蔭步道。復興路至愛國街段,砌石護岸與木棧道兼顧自然生態和對環境的低衝擊。尤其,利用既有的人行步橋,打造的「書屋橋」,設置符合行人高度的座椅,坐在上面,微風拂面、光線穿透老樹,觀賞河岸老宅,直叫人流連忘返。
自嘲這次旅行像似城市考察,不過絕對值得。沿著河岸漫步,沉浸在臺中城市發展脈動中,見證它雖曾黯淡,但柳暗花明又一村,綠川、柳川的整治帶來希望,讓舊城區也慢慢地活過來。(何青蓉,2025.1.15)
註:1949
年,國民政府遷臺後,帶來大批國軍官兵與外省移民,估計約有10萬人來到臺中市。部分的外省移民因一時無處可居,沿著河岸邊搭建起干欄式建築,用簡單的木材板搭築屋蓋板牆生活,屋子一半在陸地,一半則在綠川河面上,「吊腳樓」的特殊景緻因而誕生(引自范世億,2022)。
范世億(編)(2022)。城中之河----漫步風華再現的綠川。臺中市政府水利局。
386小百科
中區(第45鄉鎮)
中區位於今日的柳川與綠川之間,早期尚未開發時,此地區到處都是沼澤地,其中有一座小丘陵地,小丘陵地上高凸處叫做「墩」,清朝時在高凸處設置煙墩,於是就把小丘陵地稱為「大墩」(今臺中公園砲臺山),鄰近的市街因此稱為「大墩街」,為臺中市區的起源。但實際上中區的大墩是指「東大墩」,因為在西屯另有相對於本地的「西大墩」(引自維基百科)。
1908年縱貫鐵路開通後,車站成為都市及區域核心,使市區向火車站方向伸展,街肆更加繁榮發展,由臺中火車站至今中華路,以及公園路至民權路之地區為商業區,商業日益鼎盛。1980年代,由於百貨公司沿著臺中港路(今臺灣大道)往屯區發展,舊市區逐漸沒落(引自臺中市中區區公所網站)。
此後,中區傳統商圈面臨強大壓力,不得不著手進行改造,至今已有電子街商圈、繼光商圈、自由商圈等。另外傳統商店及新興產業長期發展也形成特色商街,如中華路的「中華路夜市」、平等街的「銀樓街」、三民路的「第二市場」、「婚紗街」、「喜餅街」;成功路90巷的「青草街」、興中街的「糖果街」與中山路的「水果街」的商街等(同上)。
中區是目前臺灣都市中,少數仍保有老城中心與日治文化地景的城市,沿著火車站到臺灣大道的軸線,可以明顯看出老城中心之發展變化與不可取代文化記憶(同上)。
取自臺中市政府網站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