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 星期五

無法到達的地方有多遠?參訪臺中文學館後感

臺中文學公園裡的老榕樹
       368
鄉鎮之旅去過臺中市西區的漫畫博物館(註1),但沒造訪臺中文學公園。前者是日治時期的刑務所變身而成的,這裡則是日治時期警察宿舍,同樣地,巨大的老樹襯著木造的建築,樸質中散發出一片優雅與寧靜。

這片建築群落成於1932年。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於2009年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定位為「臺中文學館」,20104月進行修復與活化再利用工程,2016826日各館舍全面開放,記錄大臺中地區文學發展的軌跡,彰顯在地文學家的成就。

常設一館展示以「時間」為主軸,主題包含「臺中文學發展源流、大紀事」、「社群與文刊」、「文學搖籃」、「社會關懷與批判」及「臺中文學貢獻獎」等主題。這才知道,原來自日治時期臺中即為臺灣文壇的中心,而市區的中央書局不但是當時文學家們活動的根據地,也是新文化的傳播站。讀到詩人蘇紹連的臺中文學溪流〉,沿著綠川、柳川、梅川等溪流行,用詩篇為文學臺中下了註腳(註2)。咀嚼他詩歌,想我的368之旅,哪天能孕育出一章詩歌。

       常設二館收藏著臺中作家生命的足跡。作家群像牆跳出許多崇仰的名字,細讀之下才知,他們不全然出生於臺中,而是曾經在臺中求學(許達然,1941-)、就業(孟東籬,1937-2009)或定居(楊逵,1906-1985;齊邦媛,1924-2024)。這就對了,前不久我才去新化造訪過楊逵紀念館,感動於他對建立新社會的嚮往;也讀到許達然散文,體會到他對家鄉臺南的眷戀,以及對臺灣這塊土地與社會的關懷

文學反映了人生百態,但可用來占卜嗎?作家房間特展中,《偽魚販指南》作者林楷倫(註3)從觀察魚市場百態體悟出形形色色的顧客心理。「魚之占卜」展覽邀請觀眾參與占卜測試。經過測試,發現我屬石鯛性格:「原則很多,常被說龜毛或不好相處,常有攻擊性,那是他們的防備。會先與陌生人保持距離,如果踏入他的界限,會直接咬下。這類人工作上完全不用擔心,只需擔心他的夥伴沒做好。」

中午時分,窗外老榕氣根接住灑的陽光,室內展示不偏不倚地映照在木窗格上,兩相交融,一幅絕佳壁畫自然天成,此刻最適合讀詩,而非占卜。隨手翻了吳櫻的寫易寫意現代詩創作集《不在前不在後》(註4),全書六十四首詩作皆以易經卦爻取意取象,讀了似懂非懂,然又愛不釋捨,心情如同壁上詩人王定國的金句:「我守在傳統巷口,正在前往已經無法到達的地方」(註5)。

無法到達的地方有多遠?368之旅勾動蠢動的欲望,想跟上那自如的生命創作,用哪種形式都好。自問:如果我是石鯛性格的話,應該不用擔心吧?!(何青蓉,2025.2.28

1:詳見CHING’s Notebook: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直闖監獄,漫畫尚勇

2臺中文學溪流〉/蘇紹連

我沿著綠川走/在文字的意象裡看見臺中/是我夢寐以求的文學城市

我沿著柳川走/曾有半壁書齋煮字療飢和夢想戰鬥/現有乘著歌詩的翅膀跨界翱翔

我沿著梅川走/每一地的景物像一圈圈年輪/孕育出不同文學世代的枝葉

我沿著麻園溪走/走在辛勤耕耘而繁茂的作品裡/欣賞情感的花朵和生命的果實

我想沿著烏溪走/像是到心靈的出海口發現/海景的詩篇是臺中最美的背景

我還想沿著大甲溪走/仰望山獄迎接臺中的母親之河/走向我們未來的文學願景

2:林楷倫(2022)。偽魚販指南。臺北市:寶瓶文化。

2:吳櫻(著)、黃玉蘭(譯)(2022)。不在前不在後。臺北市:讀冊文化。

3:王定國(2021)。夜深人靜的小說家。新北市:印刻文學。 

368小百科

西區54鄉鎮之2

西區位於臺中市之西隅。本區東臨中區,南接南區,西為西屯區,北靠北區;境內有綠川、柳川、 梅川、麻園頭溪,土庫溪等河流貫穿。全區活動以文教為主,工商次之,農業更次之。近年來,由於市政各項文化建設次第在西區完成,且轄內機關、學校、文化設施比比皆是,使西區贏得臺中市文教區之美稱引自臺中市西區區公所網站)。

著名的古蹟有:臺中州廳與附屬建築群、臺中市役所、大屯郡役所、臺灣省城儒考棚、國家漫畫博物館、臺中警察署廳舍、臺中警察署宿舍(臺中文學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前棟大樓、臺中市西區大同國民小學前棟大樓、孫立人將軍故居、林之助畫室、大屯郡守官舍、朝陽街日式宿舍群、林森路75號、彰化銀行繼光街宿舍,以及藍興福德祠新造安樂碑引自維基百科)。
取自臺中市政府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