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懸文昌閣的赤崁樓外觀 |
赤崁樓為何可能是臺灣收藏著被誤用歷史的最著名古建築?歷史學者許達然在他的散文〈台南街巷〉一文中如是說(註)。沒有親自走一遭,不知道這建築銘刻著臺灣辛酸的發展史。的確,把毫不相關的九個紀念1788年平定林爽文起義的石碑搬進去,是大大錯置,讓人誤以為那是赤嵌樓的標誌。除此而外,我倒覺得赤崁樓命運多舛而非被誤用。
赤崁樓興建於1652年,郭懷一叛亂後,荷蘭東印度公司為確保當地的安全,修築了這座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ntia),當年的城堡所在及其周圍的市鎮,從展出的荷蘭國家檔案〈大灣(臺江內海)水道圖〉依稀可見。
沒想到才沒過沒幾年,1661年4月,鄭成功船隊穿過鹿耳門直入臺江,短短幾日之間,當地地方官投降。之後,鄭成功在赤崁地方設立「東都明京」,將這座普羅民遮城改為「承天府」,熱蘭遮市鎮改稱「安平鎮」。這讓我想起以下臺灣的俗諺:
「刺瓜刺刺刺,東都著來去,來去穩有某,毋免唐山遐艱苦。」(臺語)
不過,好景無常,1664年鄭成功的兒子鄭經即位,把赤崁樓作為火藥庫,把東都改為東寧。根據考證,承天府這機構在此後20年間已經廢止,沒有行政上的意義,僅是一個地名。
1721年朱一貴事件,城樓被占領與破壞,連門鎖都被取下製成兵器,這裡荒廢了一段時間。1750年,清縣衙門遷至赤崁樓北邊,今日成功國小,赤崁樓得到關照,官員派人管理、重新整修,之後附近居民又於樓內供奉觀音大士。
1868年坎坷的赤崁樓遭地震毀損。1884年清法戰爭中,清朝官員為避免法軍攻佔,便將之拆毀。戰爭結束後,臺灣知縣沈受謙於城基上建立海神廟、文昌閣、五子祠,並在祠前方建立篷壺書院、文昌閣前重建大士殿。
至此,終於明白,為何赤崁樓規模甚小、沒有高大城牆,更像樓臺。參觀那天赤崁樓正在整修,開放的文昌閣內,門牆外高掛「文昌閣」,牆內卻高懸「赤崁樓」門匾。方踏入時,還與友人金玉研究篷壺書院所在範圍大小,與赤崁樓的關係等,心想城堡變成書院總是好事。
命運多舛的赤崁樓,這變形金剛還有別的樣貌。日治初期被充作日本陸軍衛戍病院,1935年終被指定為重要史蹟。1942年日本人開始整修荷蘭堡壘遺跡,拆除樓前的大士殿、倒榻的五子祠,及篷壺書院後進;保留海神廟、文昌閣,及篷壺書院門廳,並將大士殿移去赤崁樓北側現址。
這就是今日赤崁樓的樣貌,臺灣多舛命運的寫照。(何青蓉,2024.12.27)
昔日的牆基 |
今日的樓內展示空間 |
被錯置的平定林爽文起義九個紀念碑及其上當代想像地圖 |
註:許達然(2001)。台南街巷。載於素描許達然:許達然散文集(頁51-54)。臺北市:新新聞文化。
368小百科
中西區
中西區位於臺南市西南部,是臺南市區的中心。其前身是二戰後分設的「中區」與「西區」,兩區原以西門路為界,直至2004年,因行政精簡而合併。全境面積約為6.26平方公里,是臺南市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引自維基百科)。
中西區一帶為漢人移民在臺灣最早開發的區域,先後作為明鄭、清治臺灣政治中心近200年,老臺南人常以「府城」狹稱本區及鄰近行政區所圍之區域。區內街道歷史悠久,如民權路(普羅民遮街)於荷治時期即存在,素有「臺灣第一路」之稱。忠義路部分段為明鄭時期承天府及清治時期臺灣府城的禾寮港街,兩街交會處為清治時期之臺灣官道原點,亦為臺灣府城街坊中心(同上)。
臺南市的國定古蹟數量居全國之冠,而臺南市內又以中西區數量最多,共計10處,占全市50%。區內古蹟年代多屬明鄭時期至清治時期的閩式建築,非常適合散步遊覽,也因廟宇眾多,民俗活動在本區內十分盛行(同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