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領域的專業化,知識體系的建構是關鍵。在國內,成人教育研究成為一個學門也不過是這三十年的光景,參考國際成人與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經驗至為重要。因此在高雄師大任職多年來,除了個人的研究主題外,我會不定期向學校圖書館推薦新書,尤其是相關的工具書,自己也會同步購買這些書籍。
其中美國成人和繼續教育協會每十年出版一本《成人與繼續教育手冊》(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從1991年、2000年,到2010年版(註)我書架上都有,這些手冊除讓我對於國際成人教育領域的進展能有初步的認識、思辨新興或爭論性的議題外,也有助於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
以2010年版為例,內文共含6大單元:成人學習者與成人學習;知識、理論與實務開放交換之創新;成人與繼續教育的實務領域;多樣性的成人學習領域與合作的作為;社會正義的中心性,以及成人與繼續教育的未來。每一單元下又各自有諸多的主題文章,記得我曾以最後一單元中的一篇〈知識社會的弔詭和允諾〉(Paradox and promise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E. E. Bennet & A.
A. Bell) 做為上課教材。
該篇文章指出,知識社會的弔詭不僅在於「知道的越多,發現自己知道的越少」,更在於參與知識社會不但強烈倚賴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也取決於文化和社會如何規範資訊的近用。群體的價值觀可以限制資訊的流動,因而決定「誰」可以參與知識社會。不論是私領域或公領域,專家都有可能成為新的壓迫者或開放門戶者。換言之,知識民主是關鍵。
再者,傳播科技和網際網絡持續改變知識創新時使用資訊的型態。科技的弔詭在於它可以是隔絕人們的圍籬,也可以成為跨時空的橋樑。這時代既是片段化的也讓新的聯盟和互動產生機會。當個人參與科技提供的新的現實之際,他們的生活世界已然改變,價值觀也收到挑戰。不過,即便虛擬的環境可超越物理的限制,然而成人仍然需要堅實的關係技能。
退休將屆,重讀上述文章的筆記,深刻感覺到身為教育者的責任,尤其在這懶人包盛行的時代,期勉自己持續推介好的書籍和文章。巧的是赫然發現我沒有讀過最新版次2020年的手冊,趕緊上網推薦給學校圖書館,留給有志一同者接棒為成人教育專業化而努力(何青蓉,2023.03.02)。
註:
Kasworm, C. E., Rose, A. D., &
Ross-Gordon, J. M. (Eds.) (2010).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Los Angeles: Sage.
Wilson, A. L. & Hayes, E. R.
(Eds.)(2000).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sey-Bass.
我這時買本2020年版的慾望油然而生 網購也知行合一!
回覆刪除真棒!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