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地方不淪陷。沒有一種瘟疫不可怖。不,更有他疫甚於此疫。」,這行字小小地印在《疫年記西藏》(註1)的封面底下,是什麼意思呢?
本書出版於今年初正值全球COVID-19大流行期間,更令人費解的是副標題為:「當我們談論天花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天花,一種現今認為絕跡的傳染病,為何此刻提它?
為度過漫漫的疫情,作者唯色(註2)無意間拐入了歷史的長巷,注意到18世紀末六世班禪喇嘛(1738-1780),應乾隆皇帝之邀去北京為乾隆祝壽卻死於天花。
話說滿人建立清朝後規定,沒有患過天花的滿族仁和蒙古人都可免去上朝義務,以免接觸和人染上惡疾;未患過天花者不能去京城。清朝12位皇帝中有3位均因染天花而死。不只滿人,連蒙古人、圖伯特(藏)人也一樣怕天花,他們把漢地比作是火宅,不願意在那裏久待,以免染上天花。
在盛情難卻下,六世班禪答應乾隆赴北京,雖然之前的達賴五世、圖伯特攝政及高階喇嘛官員等大多數婉拒滿清皇帝的邀請。在前往北京的路上,藏人都為天花糾結。六世班禪讓400多位隨行人員種痘了,但他沒有,一說因為他得過天花,二說為護送的兩位滿清大臣不讓他及隨從種痘,因為成人種痘有危險。
班禪六世在9月1日抵達北京,10月24日班禪感覺不適,11月1日去世,生病僅7日,滿清官方說法:班禪死於天花。接下來圖伯特連串厄運,包括兩度廓喀爾(尼泊爾)人進犯引發之藏尼戰爭。乾隆於1792年之後頒布了《欽定藏內善後章程》,第一條「金瓶掣籤」要求活佛轉世靈童須在皇帝特賜的金瓶抽籤裡認定。
作者唯色不禁追問:1.如果六世班禪曾出過痘,哪導致他在北京喪命的會是甚麼病?2.乾隆忌憚天花,為何對出痘情況不明的六世班禪糾纏不休,力邀入京?3.乾隆為何非得邀請六世班禪,卻不邀八世達賴呢?
作者稱她並非歷史學家,難以梳理滿清、蒙古與圖伯特幾百年來的複雜關係,不過書中提出的種種資料,如乾隆1792年撰寫的《御制喇嘛說》嘲諷藏傳佛教的轉世制度,推翻我一向以為滿清皇帝信奉藏傳佛教的觀點;文章中還打破我從小通過文成公主認識中國與西藏關係的神話。
至此,終於明白為何作者於封面特意標記:「更有他疫甚於此疫」,反問自己:當我談論疫情的時候,我在談論的是什麼?至少造一分共善的業,把知道的寫下來,留下證據,一併推薦大家這本好書(何青蓉,2022.06.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