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日 星期四

前鎮區掠影:在新舊交錯中尋找專屬於自己的時光

前鎮區除了漁港、舊部落、科技產業園區,還有正在崛起的亞洲新灣區。過去開車來去匆匆,這回參加完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活動後,許自己一點悠閒的時光,慢慢探究亞洲新灣區。

首先登上總圖頂樓的新灣花園,欣賞夕陽。近觀高雄展覽館,遠眺旅運中心、高雄港,以及流行音樂中心等。上樓時夕照尚未降臨,卻被告知假日五點就關門。匆忙之際,一陣人聲雜沓從對面建築傳來。

這才發現,兩棟建築之間有座空橋相連。好奇心驅使我踏上空橋,走進對面的承風書店。這家書店空間寬敞、書櫃高聳,令人驚艷。隨意翻閱,竟讀到雜誌專題介紹「獨自旅行」,寫的正是我當下的心境——經驗未知,創造 me time,專於自己的時光。

書店櫃檯上寫著日落時間 5:42。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滿足了我觀賞夕照的心願。哪知肚子不配合,發出咕嚕聲響。既已過了書店咖啡吧的甜點時間,只好下樓,沿著中華五路南行,尋覓晚餐。

不久,路旁出現一排矮舊的二樓鐵皮建築,與周遭新穎高樓形成鮮明對比。多數店面已拉下鐵門,唯獨「清真眷村食堂」的綠色招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眷村賣牛肉麵不稀奇,但加上「清真」二字,倒是第一次遇見。點餐時,我客氣地問老闆:「這眷村是哪裡?」他指著前方說,自己是從君毅正勤社區搬來的。用餐後,我又小心地詢問:「為什麼取名『清真』?」他答:「我們是回教人,從南京搬來的。」這番話引發我對君毅正勤社區的好奇。

原來,國共內戰期間,南京金陵兵工廠與漢口漢陽兵工廠部分設施與人員遷至台灣,合併駐紮在前鎮區。君毅里的居民多說南京話,而成功路眷村則多說湖北話。民國八十年代初期,眷村改建,兩村合併,命名為「君毅正勤社區」。看來,賣牛肉麵的大哥原先是君毅里的住戶。

路過一處看似市場的地方,因天色已晚,終究不敢進去探險。接著,宜家家居的巨大招牌、台鋁影城與 COSTCO 等大型商場頻頻向我招手。年輕時我喜歡逛賣場,尋找時髦新奇的玩意;如今心境漸趨平淡,非必要時路過看看櫥窗便心滿意足。

突然,「君毅正勤社區」的大牌坊出現在眼前。這社區當初應屬現代化建築群,但如今在周遭光鮮亮麗的高樓襯托下,顯得略為老舊。再往前走,橫跨高雄港第五船渠的金鞏橋映入眼簾。夜裡看不清橋身,但橋上那隻醒目的「高雄熊」格外吸睛。後來才知道,這裡是亞洲新灣區最萌的打卡景點,兩岸還設有生態護堤與木棧休閒步道。

遠遠地,統一夢時代百貨的摩天輪在夜光中閃爍。腳步愈近,人聲愈鼎沸,商場裡音樂聲不斷,繁華正在這裡上演,寬敞的道路與大型停車場更與之相互呼應。

暗夜掩不住新舊交錯的前鎮。腦海浮現那塊綠色的「清真眷村食堂」招牌,心中思索:在時代巨輪滾動之際,人如何為自己留下一段靜謐的 me time?好難,但或許正是在放慢腳步的探索中,人才可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時光。(何青蓉,2025.10.2

高市圖總圖頂樓近觀高雄展覽館一景

高市圖總圖遠眺高雄港夕照
承風書店回望高市圖總館一景

承風書店一景
君毅正勤社區入口牌坊
金鞏橋上高雄熊

368小百科

前鎮區(第78鄉鎮)

        前鎮區位於高雄市西南部,北臨苓雅區,東鄰鳳山區,西隔高雄港與旗津區相望,南接小港區。前鎮區有前鎮科技產業園區、高雄軟體園區、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亞洲新灣區及中鋼集團,也是前鎮漁港與部分高雄港碼頭的所在地。當地有多家大型購物中心與賣場。當地住戶通常會以凱旋路作為兩個大範圍劃分,凱旋路北面呈現人口稠密繁忙的都市樣貌,凱旋路南面(港區除外)則有另一種小鎮風光(引自維基百科)。


引自高雄市政府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