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塵囂落盡,光影纏綿:日月潭之旅

這注定是個光影纏綿之旅。好兆頭從前一晚入住旅店開始。旅店三面被山擁抱,任何一扇窗都是一幅畫,寬敞的浴窗網出的山林景致,讓人屏息。如果能夠多留幾天,說不定如同早到的嫩綠,詩意會迫不及待地從冬日冒出,早餐時我如是想。

餐後,我們悠閒地出發,首站是日月老茶廠。老茶廠的歷史映照在長長的綠色窗戶上,光影灑下,引領我們進入久遠之前的時空----周邊的製茶工人往來穿梭,檜木架上晾著凋萎的茶菁,一旁機器翻攪著,揉捻、塊解、發酵、乾燥,空氣裡泛出濃濃的香氣。香意入口捨不得散、甘甜在喉間擺盪,那是離開前主人招待的紅茶記憶,如果不是因為藍天碧水早就在招魂,很想就這般沉浸在日月精華裡。

車到水社碼頭,來遲了,連個落腳處都沒!沒關係,日月潭璀璨如明珠,車停向山遊客中心,更見其風姿。宛如一泓湖水婉約跨過,遊客中心建築本身與周圍山融為一體,恰如其分、不多不少。環湖步道旁,不知名的蕨類、草木盎然,碧綠潭水若隱若現。直到向山眺望平台豁然開朗,稍早錯失的涵碧半島在望,連魯拉島也清晰可見,使得伸向潭面的限載懸壁平台,雖不至於人煙輻輳,一點也不孤單。

天光雲影共徘徊,無處不在的藍向我們招手,不禁自問這哪是冬日?為一窺日月潭完整的容貌,玄光寺是不錯的高點,更何況那裡又曾是玄奘大師頂骨舍利的暫置所。既然到了玄光寺,就該去拜訪玄奘寺,向千秋苦旅的大師致敬,沒有他兢兢業業地譯經,佛法難以弘傳到漢地。其實,要眺望日月潭最高處應該是慈恩塔,於是我們又上了慈恩塔。不得不讚嘆上山步道鋪設整齊,周圍的樹木更清淨,果真是地靈人傑處。

從塔頂眺望,塵囂落盡,光影纏綿依舊。山,如浪濤般,重重疊疊,環抱一潭湛藍。白雲,好整以暇地遊走在藍天當中,與湛藍唱和。小小行船,靜靜地凍結在湖面,依偎在濃綠峽灣裡。風鈴,無視於風,高掛塔簷角,微動,如日月般送往迎來。(何青蓉,2025.1.12

旅店浴室窗景

上二:日月老茶廠光影

368小百科

魚池鄉(第44鄉鎮)

魚池鄉,舊稱「五城堡」、「魚池仔」,位於南投縣中部,為原住民族邵族的傳統居住地。該鄉位於南投縣中部,臺灣脊梁山脈之西方,北鄰埔里鎮,西鄰國姓鄉、水里鄉,東鄰仁愛鄉,南接信義鄉(引自維基百科)。

魚池鄉為一高地盆地,海拔高度在600~700公尺之間,地貌呈緩慢起伏之低小丘陵,境內共有大小山嶽28座,地形上均屬埔里板岩山地,境內之日月潭為最高唯一未乾涸之湖水盆地,自然湖面海拔為726.8公尺,水位提高時可到750公尺,面積約5.4平方公里(引自魚池鄉公所網站)。

魚池鄉的水系分為南港溪水系及水裡溪水系。此外,頭社水庫及日月潭也是該鄉重要的水系。頭社水庫位於頭社盆地西緣,納入日月潭滲水。日月潭則由武界水霸引進濁水溪的水源。日月潭由於較魚池鄉盆地面較高,故為境內水系的分界(同上)。

魚池鄉氣候適中,適宜紅茶生長,從日治時期至今,已栽培出三大特色的紅茶。1.台茶8號(別名阿薩姆紅茶),即取阿薩姆茶樹加以改良,其具有與原印度阿薩姆紅茶香味類似之濃郁甘醇,擁有特殊肉桂香味,澀味較重。以六月到七月採的夏茶品種最優。2.台茶18號(別名紅玉),以台灣野生茶與緬甸大葉種茶配種研生而成,亮紅的茶色和濃郁的茶氣,且兼具印度阿薩姆的紮實渾厚與錫蘭烏瓦茶(UVA)如森林般的強勁辛香。3.台灣山茶野生於南投山區,初聞時帶有如玫瑰般柔美氣息,入口後飽滿爽醇、喉韻甜潤,且因含有豐富膠質,故而口感滑順迷人(同上)。

日月潭

       日月潭是一個半天然淡水湖泊兼水力發電用水庫;該潭是臺灣本島面積第二大的湖泊(僅次於曾文水庫)及第一大半天然湖泊兼發電用水庫。日月潭是平埔族的邵族所生活的主要地區之。由於過去當地附近平埔族稱居住於山裡的高山族為「沙連」,當地又是山區最大的積水盆地,日月潭及其周圍地區因而得名「水沙連」。此外,尚有水社大湖、龍湖、珠潭、雙潭等名稱。其今名一作明潭,為日潭與月潭之合稱,該二名分別來自對其兩大組成部份水色及輪廓的描繪引自維基百科)。
引自維基百科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堅持初心,給人幸福:《沒有門檻的幸福》讀後感


       創作是手段,目的是給人幸福。給人幸福之前,自己必定要幸福。何苦與罪惡感拉拔,選擇愛,不是因為孝順,只是為讓自己脫離怨恨的掌握,完全為了自己。想清楚、用邏輯推理。學會和自己溝通,跟自己和解,成為知心好友。

這本書(註)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楊士毅自述如何從怨懟父母和負載債累累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之後如同種子漂泊後,決定入土。決定長成一棵給人幸福的大樹。第二部分,以個人的創作說明給人幸福的理念之實踐;作品只是副產品,作品的完成在於人們因作品而感動、而幸福,創造了更多幸福的漣漪。

本書言簡意賅,蘊含許多金句鼓舞人心。楊士毅寫了五、六十本日記,透過日記和自己對話,走出負面、找到正面的力量。以下抄一些書中佳句共勉。

一、認識並面對自己

1.          好整以暇地閱讀我們每一個起心動念,藉由閱讀決定認識自己,也探索自己(頁25)。每個念頭都是一扇,會把我們帶到不同生活的門任意門不在世界,它在我們心裡(頁45)。

2.          對自己誠實,是為了找到內心真實的方向,才不會在不對的地方浪費資源,而是集中火力早點抵達渴望的未來;對自己誠實,是為了看見自己真心想成為的樣子,才不會讓生命在裝模作樣中流失;對自己誠實,才能看見愛很簡單,最根本的幸福其實沒有門檻(頁78)。

3.          承認有恨,是為了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因為罪惡感無法正視自己的感覺,而忽略了對內心的照顧;記得有愛,不是為了忽略問題,而是為了擁有力量面對眼前的問題,讓愛成為指引,把我們帶回到彼此身邊(頁159)。

4.          每個人成長為自己生命該有的模樣,就是對這個世界最好的幫助,我們不用為了成為誰的意義而有不必要的壓力,只要專注成長綻放生命,也許當有人路過我們身邊,也能帶走一點點力量(頁89)。

二、守住初心,走向意想不到的未來

1.          初心即未來。守住初心,它就會帶著我們走到想像不到的未來(頁154)。

2.          人生最重要的不只是到達,而是一路上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努力;一路上都因明白自己方向而雀躍,而非抵達才慶祝(頁26)。

3.          只是因為自己清楚方向----知道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所以儘管害怕也願意堅定向前(頁99)。

4.          談「減法」不是用來否定「加法」,因為「加法」是吸納與涵養,是豐富生活的方式,而「減法」是沉澱與思考,是生命清澈的方法。……我們的生命也可以因減法而清晰明亮,就像剪紙,原本空白的紙張,因不斷捨去的過程出現豐富美麗的圖像,也因鏤空、透光變成閃閃發亮的模樣(頁130)。

5.          為了服務故事,我恐懼也要走入人群;說話時,時時檢視自己是真心在傳遞感動,或者在證明自己;發出聲音是因為沒安全感,還是真心分享感動。……為了把故事說好,不斷脫離自我的制約,心變得更自由,創作媒材也變得豐富與寬廣。

三、創作與工作

1.          所謂創作,對我而言只是生命的周邊產品,我不會因為周邊而停留,因為生命本身才是我最想完成的作品(頁156)。

2.          創作其實很危險,因為它太美,會讓你以為自己完成了什麼,而忘了真實生活中沒被完成的事情。生命中渴望的美好關係,就要在生活中完成,而非在創作中發生。

3.          在每一次工作時,想著自己可以給多少人幸福,你一定也能長出自己想像不到的力量與生活(頁121)。

4.          工作本身就如同走進社會的通道與載具,載著我們盡到社會,將手中美好的事物分享出去,同時交換我們生活所需的一切(頁141)。

生活中我們無時不在做決定,內在的風景決定了我們如何做決定。有方向最幸福,那是自己決定的,路上會遇到甚麼事情,則非自己所能控制。從自方開始改變,才有扭轉局勢的機會,這心轉境就轉的意思,也是因緣和合的道理。

還有,老實做人、誠懇面對生命,順著個人生命的基調,總會長出大用。人的生活,若陷入無止盡的「加法」邏輯,這個人終會被「加法」吞噬,看不到自己存在的樣子。「減法」讓人看到存在的本質。人生是一段從「無」到「有」歸於「無」的過程,所有的「有」無非為了成就對於「無」的體認。「有」相對於「無」而存在,「無」也因「有」而彰顯其價值。

讀楊士毅的故事,讚嘆他的作品之餘,更感謝他示範了如何堅持初心,給人幸福。(何青蓉,2025.1.11

註:楊士毅(2024)。沒有門檻的幸福。臺北市:大塊文化。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如真的存在:毓繡美術館


        久仰,這座隱身九九峰山腳下的私人美術館,如果沒有事先預約還進不去。清水模建築,樸質、俐落、典雅。喜歡它的低調和簡約,用在這座沿著山坡線建的美術館剛剛好。

入展覽廳參觀,不能拍照,隨身物品、相機、手機都寄放在櫃子裡,正是如此能夠放慢腳步,近距離欣賞,沉浸在展場的氛圍當中。語音導覽清晰地傳遞了美術館創辦人侯英蓂、葉毓繡夫婦的理念:「一輩子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毓繡美術館以寫實藝術為依歸,透過館內的展覽、典藏、研究及教育活動,讓觀眾共同欣賞並將臺灣的寫實藝術推展到全世界。好宏偉的心願,說來是因為創辦人葉毓繡為成全她的老師李足新畫家之故。只是無常到來,誰也難躲,2016年美術館美術館開幕,2019年李足新逝世,館長遇缺不補,葉毓繡堅持用餘生守護。

至此,對於永遠的館長李足新,生起了好奇。透過毓繡美術館的《心靈的歸宿李足新個展》三則紀錄短片(註1),我嘗試去認識李足新的作品和他在藝術教育上的作為,從具象出發,呈現的卻是超現實的視覺效果,剛開始我無法理解。後來讀到下面一段話,我似乎懂了些:

對於李足新來說「寫實即所寫為實,作品是為了向真實探索」。而「無論想像與真實,對於前方的世界一無所知,你所熟知的是你原來的自己,極為有限,你所追求的卻又極為廣大,內心的翻攪與廣大的未知反覆襲來,所以必須有所託,寄物抒情。」為他的藝術寫下了註解。這些文字所指向的,不單純只是嚴謹的表達能力或不羈的肌理筆法。而是透過藝術實踐,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理的態度(註2)。

難怪毓繡美術館正式開幕的第一檔展覽主題為:《存在的情境:東亞當代寫實藝術展》,邀請來自東亞17位藝術家,帶領觀眾從作品中探索藝術家經驗感受之累積聚合,並體驗作品如何直接地將可見之物與現實、概念、記憶等元素與觀眾連結,藉由感官經驗拉近個人與藝術品之間關係。

在上述展出中,館方規劃出由「人」、進入到「人與物」,及「人與自然」的次序,透過模擬或想像,寫實藝術作品所呈現出以假亂真的圖像及物件,呈現藝術家結合了個人的經驗情感、對社會的關懷、文化的認識與政治的反省等元素作為視覺幻象的延伸。希望觀眾能從這些如真的情境中,發現自己的存在,加以檢視,並重新理解自身與環境的關係。

短暫的停留,留下許多好奇和疑問,返家後閱讀補足了行旅匆匆的遺憾。很高興整理出這篇短文,紀念一個讓人景仰的畫家及其創建的美術館如真的存在(何青蓉,2025.1.9)。

1:心靈的歸宿李足新個展。載於毓繡美術館

2林侑澂(2019.8.5)。勤懇的藝術實踐者:李足新《心靈的歸宿》個展。載於非池中藝術網

368小百科

李足新

李足新(1966-2019)為臺灣中生代寫實繪畫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在寫實繪畫上投注、鑽研,不僅發展出數個標誌性的系列,包含皮箱皮鞋、手、老農與老兵、布以及馬等主題。自1995年始於新竹師範學院(後改名為新竹教育大學,今為清華大學)任教,對於臺灣新一代寫實繪畫創作者的影響極其巨大。除了藝術創作,藝術教育與推廣更是李足新心心念念的重要任務。他與企業家侯英蓂先生葉毓繡女士伉儷打造的毓繡美術館,以當代寫實藝術為研究、展示和收藏核心,發展各式藝術教育推廣計畫與活動,例如為偏鄉學校打造的「我的美術課在美術館」,致力於讓藝術與更多人貼近(引自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草屯鎮 (第43鄉鎮

        草屯鎮舊名草鞋墩,昔時因盛產草鞋而聞名。往昔為洪雅平埔族(Hoamya)、阿里坤支族(Arikun)、北投社(Tausabata)之領域。漢人在鎮域具有規模之拓墾,肇始於入清之後。以洪、李、林、簡四大姓族人為主流。其開墾之方向,大約自西向東,概溯溪谷而上。本鎮東西細長,南北狹窄,北隔烏溪與台中市霧峰區相望,東與國姓鄉毗鄰,南與南投市、中寮鄉相連,西與彰化縣芬園鄉連接引自草屯鎮公所網誌、維基百科網站)。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時間賜予的寶藏:左鎮化石園區

園區外牆上的逆走鐘
        咦,時間不對!還有,園區外牆上的鐘時針與分針竟然快速倒著走。巧思從這裡開始,數十億年生命的演化現象,豈止是走一遭能了得,何況僅觀賞短短一、二個小時。

穿越時空,首先望見的是高懸天花板,奔馳跳耀的梅花鹿群,提醒觀者:梅花鹿可是臺灣重要生物。然而,此行更深刻的是認識早坂中國犀,是在菜寮溪流域發掘到的臺灣最完整的犀牛化石。牠生存在距今約90萬年前到45萬年前,是由臺日學者與臺灣省立博物館團隊共同合作所發現的。最早可追朔至1930年代,臺北帝國大學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指出:臺南新化左鎮的菜寮溪一帶所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的化石可能有數十萬年前的古老犀牛化石。於是1984年這隻犀牛化石正式被命名為早坂中國犀(註)。

隔行如隔山,雖然參觀了自然史教育館和化石館,但很汗顏,在展示區掀蓋回答問題時,錯得離譜,只記得馬和犀牛是奇蹄動物,對於地質年代的詞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沒甚麼概念。因此即便拍了照片,看了各種古生物今昔對照,回家後還是完全忘光。

倒是記得鯨劇場中那條抹香鯨悲慘的遭遇,牠雖是海洋世界現存最大的齒鯨,體重23噸,相當於3台巴士,但不敵小小體積的人類,死亡的時候胃裡滿是塑膠袋、吸管及寶特瓶罐等圾垃。不僅因為經常串習相關的資訊,還因為那展示「鯤鯓的擱淺與死亡」,簡潔的木刻版拼貼非常有力,配上影片,讓人觀賞後難以忘懷。

時間飛逝,離去前回頭在園區鐘前又拍了一張照片,想那個時鐘究竟有何涵義?回來後一查,網站上寫著:「逆走鐘,鼓勵人們勇於質疑、勇於逆向思考的精神,古老的化石引領人們回溯過去,宛如時間之神贈予的寶藏,使我們有機會打開身歷其境的想像,永保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看來我必須多去幾趟、多些想像,才能獲得這些寶藏。(何青蓉,2025.1.6

奔馳的梅花鹿
抹香鯨之死
註:2021年國際團隊重新研究早坂犀(Rhinoceros sinensis hayasakai),發現其與菲律賓犀(Rhinoceros philippinensis)外形十分相似且獨特,有別於其他犀牛物種,故將兩者分類為新屬島犀屬(Nesorhinus),早坂中國犀牛也被重新分類為早坂島犀(Nesorhinus hayasakai),代表著屬於臺灣過去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早坂犀化石並無保存鼻部,但根據與相近物種的比較,推測其應只有單支角而非雙角(引自國立臺灣博物館網站)。

368小百科

左鎮化石園區

20195月,臺南左鎮化石園區整合原菜寮化石館、自然史教育館,並與光榮國小共構,呈現「化石的原鄉」獨特的自然與人文脈絡,形塑左鎮成為重要的化石研究基地,園區累計收藏猛獁象、劍齒象、古鹿、鱷魚、貝類等海相和陸相生物化石,大量陸相脊椎動物化石出土是一大特色,加上左鎮人頭骨碎片、早坂中國犀復原骨架等蒐藏品(引自左鎮化石園區網站)。

菜寮溪流域係為臺灣化石寶庫,自1931年開始受到關注。臺北帝國大學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於菜寮溪流域採集許多鹿角化石,並請當地陳春木先生(後人稱為化石爺爺)協助採集許多珍貴古象、犀牛、水牛等動物化石,奠定菜寮溪成為研究臺灣古生物的據點。菜寮溪出土化石不計其數,早坂中國犀是在臺灣脊椎動物化石發掘紀錄中,動員組織最具規模的一次。隨著左鎮動物群的化石出土,菜寮溪流域成為化石研究之重鎮。1978年,光榮國小成立鄉土文物室,展出師生長年於菜寮溪撿拾、收藏逾千件化石,1981年菜寮化石館啟用。如今,左鎮化石園區從單一館舍蛻變、擴展為五大展館:自然史教育館、故事館、生命演化館、化石館,及探索館(同上)。

左鎮區(第42個鄉鎮)

       左鎮區位於臺南市東南方,北臨玉井區、山上區,東鄰南化區,西鄰新化區,南接龍崎區、高雄市內門區。該區位處山區,雖地勢不高,地形卻高低起伏,形成半面山、斷崖、曲流、深谷等特殊地景,缺乏大而平坦的腹地。區內人口約有4千人,是臺南市僅次於龍崎區的人口第二少區。居民以原住民族西拉雅族為主,主要來自新港社的支社「卓猴社」與「隙仔口社」,境內仍有不少公廨。菜寮溪化石的發現也令本區受到學界重視,其中重要發現有「早坂島犀」與「左鎮人」引自維基百科)。







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

知性與感性兼具: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林相茂盛、樹木蒼鬱,建築典雅、寬敞且宏偉,之前我對它一無所悉。這博物館位於臺南山上鄉的偏遠地區,原本是「臺南水道」,提供臺南市區民生用水之用。1912年開始興建,1922年完工使用,1982年功成身退,見證了日治時期臺灣衛生工程現代化發展歷程。

水道以重力排水方式,完成它供水任務。博物館區內主要的建築有三:日治時建造的「快濾筒室」和「送出唧筒室」,及1952年增建的「快遞濾池室」。另外,在園區之外約一公里處設有淨水池區。廠區水源為曾文溪,經唧筒揚水至沉澱池沉澱再送至「快濾筒室」,經濾材或加藥(加入明礬、曹達藥劑等)過濾等過程,再利用送出「唧筒室」將水送至南側山上「淨水池」內貯水,其路徑如圖所示。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我是看熱鬧的。快濾筒室是棟紅磚建築,挑高的屋頂,上面有木衍架,外側設有扶壁柱,外觀優雅。據園區解說:頂挑高是為了排除室內機具所產生的熱氣,屋架採用太子樓的設計,利用浮力通風原理將熱空氣往室外排出。

快濾筒室建築內展示著臺灣水道現代化發展史。《臺灣水道誌圖譜》(1918年)包含21處水道建設,128張圖,及《臺南市水道鐵管線路圖》(1924年)彰顯百年前臺灣水道衛生工程的發達情形。其關鍵人物有三:威廉•京恩蒙特•巴爾頓(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1856-1899)、濱野彌四郎(1869-1932),及八田與一(1886-1942)(註),了解他們對臺灣自來水事業的貢獻後深受感動,在此向他們致敬。

送出唧筒室是一棟紅磚與鋼筋混泥土建築,外觀雄偉。空間除了主要的唧筒室之外,還包括:設備維修室、凝氣室、火力發電室及變壓器室等。裡面除展示機具外,還用生動的動漫解說水廠的淨水路徑,清楚易懂。

快濾池室係因二戰後人口增加,臺南市用水量大增,水道設施不敷使用而增建。這棟兩層樓建築外觀灰白色,保留有日式洋樓的風味。地下一層目前還保留完整的快濾池管線。二樓展示空間光亮的磨石子地面上,金屬鑲嵌的管線地圖簡直就是一幅藝術品,讓人不忍踩踏。

淨水池區也是個大公園,主要建築有量水氣和淨水池。量水器室位於淨水池步道前,為紅磚建物,外觀素樸高雅。淨水池位於山上,189階的步道考驗我的腿力,緩步穩健下我通過考驗。淨水池建築外型方正似碉堡,只可惜目前淨水池內蝙蝠棲息,不開放民眾入內,我僅能乾瞪眼,拍照存證到此一遊。

生平第一次參觀水道博物館,長了點知識,更生出大大的好奇,有機會想去參觀台北自來水博物館,瞻仰威廉•巴爾頓的另外一個傑作。(何青蓉,2025.1.3

博物館平面圖

快濾筒室內部展示
快濾筒室建築前景,左:濱野彌四郎,右:威廉巴爾頓
快濾池二樓外展示
送出唧筒室外觀
送出唧筒室內部展示
淨水池外觀
淨水池前189階梯
註:

1.      威廉•巴爾頓,英國蘇格蘭愛丁堡人。1896年受臺灣總督府延聘來臺擔任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與其學生濱野彌四郎在臺灣各地從事衛生及水道建設之調查工作。18971月,在臺北水道水源地的探勘中不慎罹患瘧疾,痊癒後仍不懈進行臺北、基隆水道計畫之制定,1899年因肝病病逝於東京。因其生前對臺灣水道重大貢獻,被譽為臺灣自來水之父(引自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網站)

2.      濱野彌四郎,日本千葉縣人,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土木學科。1896年隨老師巴爾頓來臺灣擔任土木部技師。至1919年離臺為止,總計於臺灣奉獻23年,陸續完成基隆、臺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等主要都市的水道計畫及建設,奠定臺灣水道現代化發展之基礎(同上)。

3.      八田與一,日本石川縣人,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土木學科。曾為濱野彌四郎屬下,參與臺南水道計畫,及其他地區的上、下水道工程。後來辭去臺灣總督府職務,全心投入嘉南大圳工程,於1930年完工通水使用,享有嘉南大圳之父的尊稱(同上)。

368小百科

山上區 (第41鄉鎮)

「山上」昔時由曾文溪沖積成洲,故附近村落有南勢洲(今之南洲村)、北勢洲之稱,山上地區始於明末鄭成功部將余士龍為了養軍,並開墾荒地、率兵屯駐後,經年累月人口漸漸繁殖,移住成村。山上區原是平埔族西拉雅族新港社的遷徙地之一,因其位於曾文溪河階地上,自低處向上望,似乎像是座落於小山上的聚落,故有山仔頂之稱呼。日治後沿用山仔頂之名,及至民國九年十月一日地方改制,改為山上庄(引自山上區公所網頁)。

本區位於臺南市中央偏南,北與大內區僅以曾文溪相隔,西與新市、善化為鄰,東以左鎮、玉井為界,南鄰新化,係新化各區出入咽喉,總面積約為27.87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部份約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平地則佔三分之二(同上)。全區海拔高度均不超過300公尺,地勢東部較高,以北嶺尖山頂迤延向西形成半箕形盆地(引自維基百科)。

取自臺南市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