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華光社區--監獄口休閒風?


        北上開會,朋友推薦中正紀念堂旁有個華光社區可以去參觀。心裡納悶,那區域我很熟,怎麼之前沒聽過?

走到臺北市愛國東路與杭州南路二段中正紀念堂對面,只見空地遼闊,記憶裡那裏一片破舊的日式建築。目前轉角倒是豎立了一間新修的日式建築,仔細閱讀其竣工銘牌方知這裡是「原臺北刑務所官舍」(愛國東路3號)。放眼看愛國東路另一側,原先違章建築群的小吃店、牛肉麵店,及豆漿店也全部消失。

跨過草坪綠地,就在金華街接近金山南路的一側,赫然出現幾棟修整如新的日式建築,朋友說這就是華光社區。閱讀展示說明才知,這整個區域就是原先的臺北監獄及其宿舍區。臺北監獄所在地就是日治的臺北刑務所。臺北刑務所延續清朝時期的建築,後遷移擴建至今愛國東路、金華街一帶,並由日本近代化監獄建築專家山下啓次郎規劃設計,採用當時最新式的「賓夕凡尼亞式」建築,成為全臺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監獄之一(註)。

臺北監獄截至1963年遷至落成的桃園龜山新址為止,曾關押抗日人士羅福星、林幼春、蔣渭水、賴和等人。此外19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害者也都曾關押在此,為臺灣獄政歷史及人物事件的重要場域。

日治臺北刑務所附近地區,俗稱「監獄口」,戰後漸以「華光社區」為人知。「監獄口」因探監人需採辦物資送受刑人,因而周邊餐館、水果店、麵攤逐漸興起。戰後,日本宿舍轉為司法眷舍,外省住民移入本區,大江南北各省小吃店雲集,19701990年代因城鄉移民湧入華光社區,平價二手市場應運而生。

至此,過去對於這區域的片段認識都湊在一塊了。印象中金山南路中華電信旁有一段監獄圍牆遺蹟,對照圖顯示那是監獄的北面;目前刑務所宿舍修復區(金華街)後面保存的當年監獄的圍牆則是東側的遺蹟,稍早看到的官舍已在監獄圍牆外,曾為副典獄長的官舍。

查了一下,為什麼華光社區這幾棟建築會被保留下來?2007年至2013年政府針對國有土地推動公辦都更,欲將老舊的華光社區改造為商業金融中心。受影響的居民展開抗議迫遷與請求合理安置行動,並與國有土地管理人法務部進行訴訟,原眷戶於20126月底搬遷,居民被判敗訴。華光社區於20138月底全數拆除,於此期間發生多起火災,共燒毀近20棟宿舍(同上註)。

20133月民間團體發起「臺北刑務所群落文化資產護育聯盟」,再次啟動文化資產討論,爭取文化資產指定與老樹保護。繼19983月臺北市文化局指定北面金山南路電信局邊牆為市定古蹟「臺北監獄圍牆遺蹟」後,再度登錄南面監獄圍牆為古蹟並20餘棟日式官舍及浴場為歷史建築,範圍內共有約榕樹、芒果、香椿、樟樹等數十株受保護樹木(同上註)。

此行參觀時,有許多年輕人在修復的刑務所官舍群(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拍照、打卡,那些歷史建築裡更進駐了許多商家,就像近年來臺灣各地流行的文創商店,販售著都市休閒風,取代了華光社區和監獄口庶民生活文化。物換星移,讓人不禁感概,就在幾十年間,臺灣各個城市地景變化之大,連居住於其中的人生活也變了個樣子,消費文化鋪天蓋地而來,在這光景中,真心期待臺北刑務所遺跡不淪為消費的對象,更能串連我們對於歷史及身處時空的記憶,並至少能長出一些意義連結。(何青蓉,2024.5.20)。



註:榕錦時光生活園區

368小百科

大安區

本區位於臺北市西南地帶:東邊以光復南路、基隆路、和平東路三段與信義區為界,西邊以新生南路、杭州南路、羅斯福路與中正區為鄰,南邊以莊敬隧道、辛亥隧道、福州山、蟾蜍山與文山區相鄰,北邊以市民大道與中山區、松山區分隔。

區內的藝文重鎮有大安森林公園、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建國南路高架橋下假日花市、客家文化會館等。本區轄內擁有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科技大學、淡江大學城區部、文化大學城區部、政大公企中心等大專院校,享有高等教育資源可謂全台之冠,連同區內四十餘所高中、高職及國中、國小形成典型的文教區。

取自臺北市政府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