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教學》
非常開心能細細地品嘗《從心教學》這本書(註)直到〈後記〉。已經很久沒有如此仔細閱讀、繕打摘要,並且隨文寫下心得。回首我竟然做了兩萬字的筆記,共有28頁之多。
這本書討論協助人成為人的學習與教學。作者艾伯斯(J. Apps)指出,人有智識、情緒、靈性,以及身體面向,要成為完整的人缺一不可。但是我們的教育並非這樣教的,我們覺得智識面向最重要,甚至還切割它們,專門化的結果,有問題就委託給專家辦理,生病找醫生、有法律問題找律師,有心理問題找諮商,作者不否認這沒錯,但教育不應該只採取這種取向。人被切割,學習變得瑣碎,不需要了解自己是誰,從何而來,往哪裡去,所學究竟是否對自己活著這事有終極的幫助則不無疑問。
閱讀這本書讓我想起我與艾伯斯教授互動的故事。其實,我只上過他一門課;成人教育哲學,博士論文口試時,他是我的委員會成員之一。真正說來,我們的互動有限。
口試當天他提了個問題;「你們這些學教育的人真麻煩,我好端端地去美術館欣賞畫作,卻塞給我導覽手冊?!」我設計了一本導覽手冊,想了解閱它對觀眾學習成效的影響。當場我意會到事態嚴重,如果我沒好好回應,我連立論基礎都沒有。
當下我回應:「給觀眾一把可折疊的童軍椅。」之後,開始陳述「博物館疲憊效應」(museum fatigue),指一般人走累了想休息,停留在館內的時間有限的反應,而美術館不設座椅更加劇這現象的產生。甫以研究期間每天從早到晚,紀錄觀察觀眾的參觀行為,發現美術館非但僅設置極少的座椅,觀眾停留在畫作前的時間平均僅以秒數計算等數據。想到的是:目標不可放棄,方法可以改變,同理觀眾/成人學習者為上。
當我一口氣講完時,委員們態度轉變,開始將我奉為博物館專家,那時我知道我通過了,儘管口試才進行一段時間。現在回想,的確對於博物館觀眾行為的理解讓我通過口試,然而不知的還有很多。
不確定當年我是否有全人教育的觀念,但是這本書卻讓我更深地理解當年艾伯斯教授提問背後的想法。在〈後記〉中,艾伯斯教授分享了一則他與友人在密西西比河畔露營,經歷了一夜的大風暴,隔天在那又濕又冷的早上,人們分享他們的感覺、交換帳篷垮掉,以及樹木倒下的見聞等。他說:
我們學習到非預期的東西可能是我們學習的來源。作為教師,我們學習到某些有力的學習發生在我們不再設法控制所發生的每件事情之際,我們只是設法提供一個環境。我們有信心人們會學到東西,而且他們學得會是好的,對他們有所助益,並且從而幫助他人。…….
我們經歷到第一手從心學習的經驗,我們活在其中。它遠超過智識的經驗,我們完全地參與其中-我們的智識、情緒、靈性,以及身體,感受到整全性與連結性的喜悅。我們經歷到害怕、憤怒,以及失去控制的情緒,所有這些都是從心教與學的面向。(p. 118)
一句話、一本書可教我們一輩子,沒想到事隔這麼多年,我上了艾伯斯教授的第二堂課--從心教學,在他的成人教育哲學基礎之上,我更清楚教與學是怎麼一回事,興奮和感恩之餘難以掩卷。(何青蓉,2023.09.11)
註:Apps, J. W.
(1996). Teaching from the heart.
Malabar, FL: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艾伯斯教授的話令我敬佩,也感同深受。更認同全人教育的理念,即使時代需求分割了人的身心靈,但教育確實應當回歸人心,引領學習者了解存在的本質,心之嚮往,才能真正生出學習的動機與力量。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