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4日 星期六

孩子為了什麼去學校?

       孩子為了什麼去學校?黃武雄老師在其學校在窗外》一書劈頭問了這句話,一個亙古的問題,學校教育所為何來?黃老師坦言:以他那般熱愛數學,如果將他放到孤島,沒有溝通的對象,學習數學變得沒有意義。孩子上學是為了與世界產生真正的連結!

黃老師從人類存在的原始趣向:維生、互動與創造,指出維生不必教、創造不能教,所以他主張學校應該做而且只做這兩件事情:打開經驗世界,發展抽象能力。藉這兩件事情充分發展孩子與世界真正連結的能力。孩子自然會發展出維生能力也會延伸出豐沛的創造能力。

上述的維生、互動與創造之說明顯地反映了德國學者哈伯瑪斯的人類知識的三種旨趣:技術、實踐與解放。在課堂中,我通常會舉例解釋三者的關係。以買椅子為例,起碼要能夠讓人坐在上面,那是技術層次。當然我們的考量不僅止於此,更要讓人坐得舒服,那是實踐層次。進一步舒服的椅子那麼多為何選某一把?我們會從美學的角度思考,是否與我的其他家具適配等。設計椅子的人當然也會如是思考。

上述買椅子的例子是為便於理解的簡化版本,真正說來維生、互動與創造三者相互之間既非完全相屬,也非完全獨立,只有在三者相互穿引、互相滲透時,它們的作用才會充分發揮。

只可惜,社會分工過度強調技術層面或維生的功能,將創造活動交給某些角色者,讓人不自覺地忽略或壓抑創造的慾望。至於人與世界互動或連結,可以在心靈或物質層次,也可在微觀或宏觀層次。這讓學校教育的內容變得多采多姿,舉凡人文、社會、科學及藝術都有了它的位置。

進一步若要不被這繁複的世界所淹沒,人必須發展抽象能力。我常跟學生說:如果沒有科學將我們所見的世界分門別類並給予名稱,我們很難溝通。界、門、綱、目、科、屬、種闡明物種的層級和關係就是一例,連高、矮、胖、瘦的命名都是抽象思考。這也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特徵,藉由抽象,從特殊經驗去尋找普遍性,再從普遍性回來刻劃經驗的特殊性。

知識不只是工具更是意義。理論或抽象世界其實與我們同在,我常勉勵學生不僅不要害怕,更要主動將個人的經驗融入其中。透由學習,人對自己、對世界有了更多的認識,才能建構自己存在於這世界的意義,同意黃老師所言,這是學校教育最大的價值所在何青蓉,2023.01.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