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廚餘桶靜靜地佇立在陽台的一角,看似不起眼卻在我的生活中起了重要的功用。從事廚餘回收源於2000年初我參加了一個宗教團體的研習營,營隊裡每一餐都做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紙盒歸紙盒、果皮歸果皮,連橡皮圈都有條不紊。當時不比現在,國人的垃圾分類概念尚未形成,見那情景我默默地告訴自己:「我也可以」!
從那時到現在,除了有幾年利用高雄市政府的垃圾車從事廚餘回收外,我的廚餘都進了陽台的廚餘桶。為什麼不繼續將廚餘交給垃圾車,這不是自找麻煩嗎?陽台種花草需要這麼多廚餘嗎? 我的確在陽台種了一些花草,但陽台空間不大,根本無法消受這些廚餘,光生產的廚餘水再利用都成問題。這些年來生產的廚餘和廚餘水都運去學校,請熱愛園藝的校警楊先生協助滋養校園的花草樹木。
話說回來,從拿廚餘下樓去追垃圾車,又改回繼續放到廚餘桶內反而更省事一點也不麻煩。試想每天生產的廚餘就那麼一點點,若不當天處理放在那裡招惹蚊蟲、螞蟻,連蟑螂也來了,垃圾車更不是隨叫隨到的計程車。
怎麼辦?將果皮密封在保鮮盒裡暫時存放於冰箱中!相信有人會這麼做,但那終究難以一勞永逸。嘗試了多種方法,我還是覺得與其費心追垃圾車不如自備廚餘桶。
再說,沒了廚餘的垃圾桶,加上垃圾分類之故,明顯地垃圾量減少且較沒有異味。提到異味,有些朋友看我做廚餘回收,第一個疑問就是會不會散發出臭味?一段時間我會在桶內灑上一層廚餘粉(菌母)幫助發酵,發過酵的廚餘上面會長出白色菌絲,是有一些酸臭味,不過廚餘桶本身是密閉的,前面下方有個小水龍頭出水用,基本上味道不會外洩,多年來更不曾造成鄰居和我的困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