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光電板下的地方創生:光采濕地農圃訪後記

       


         一個多月前,本所余嬪老師問我去過屏東光采濕地否?沒聽過,也沒做功課,今天滿心以為要去郊外踏青,跟著余老師課程校外參訪一早從高雄出發。大巴士從國188,一路奔馳南下,沒多久公路兩旁的景緻換成檳榔樹和光電板,屏東林邊到了。

對於林邊的印象是地層下陷、海天相連的魚塭,還有黑珍珠蓮霧。魚塭似乎沒落了,倒是光電板與蓮霧緊鄰而居,構成一幅詭異的生態圖像。對於種電我了解不多,但是略知綠能的開發是國內當紅炸子雞,但是製造太陽能板本身不見得那麼環保,還有也曾耳聞種電之後土地難以再利用等。

去到光采濕地才發現主辦單位是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多年前與陳錦超前理事長有數面之緣,那是社區營造的階段。聽總幹事鄭婉阡娓娓道來,才知道88風災後光采濕地的前世今生。

濕地的今生被光電板包圍,一根根水泥柱林立,沒看到想像中一叢叢的紅樹林。文史協會租用了兩分地成立光采濕地農圃,從事環境教育和地方創生工作。先不說婉阡如何使出渾身解數,帶領團隊,為接住在地農漁民生計需求所規劃的體驗套裝行程如何精彩。原本只是代管馬路對面機電公司太陽能板下土地,讓它不要雜草叢生,到現在變成光電板下友善生態循環農業,還挺值得關注的。

養幾頭牛住進高架的太陽能設施下的空間,運用牛的糞便、邀來蚯蚓一起工作,種出鮮美的萵苣、香草植物,滾動光電下土地的生機。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做起來困難重重。地是鹹的,無法耕種,所以種在箱子裡;日照不夠,所以能種植的植物種類必須挑過,自然生產規模有限。

俗話說得好危機就是轉機,大規模種電對於農業土地運用的衝擊,勢必成為國內綠能發展爭議的課題。文史協會率先以太陽光電下實體的循環農業示範空間作為服務空間,設計「太陽下的新鮮事--用好食物把人們串聯起來」,讓永續環境行動成為有趣味的體驗學習,進而創造收益,或許是一種創造農電共生或電廠與環境共存成為可能的運作模式。

小兵可以立大功!祈願這模式得到更多的專注及農政專業的協助,以提升產能,創造多贏局面且擴大其影響效應,並祝福文史協會從此殺出重重困境!(何青蓉,202012.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