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善體人意的圍牆美學

這幾年國內大力推展無圍牆學校政策,強調學校與社區的結合。無論是老舊或新建的學校,高聳的水泥圍牆都變矮、被以綠籬取代,或者乾脆打掉圍牆。頓時之間,空間視覺的通透性大大增加,然而也引起了校園安全的爭議。

儘管如此,在這股風潮中,可喜的是圍牆的美學似乎在進步當中。以拆掉鐵欄圍牆的高雄文化中心為例,原本鐵欄杆之間一座座厚重的牆墩,化身成為一個個小小展示空間。記得曾經看過許多詩詞歌賦在那裡展示,現在則正展出西遊記、封神榜及哪咤鬧東海等民間故事皮影戲偶圖片,還可掃描QR碼進一步讀取各皮影戲的相關資料。

越過馬路,才翻修過的五福國中籃球場邊簍空圍籬簡潔大方,中間的看板被用以介紹各種球類;校門口邊低矮的圍牆則成為高雄市行道樹的介紹看板,內容簡單扼要,感受到五福國中與社區連結的心意。無圍牆的七賢國中農美校區將學生的作品巧妙地展示在社區民眾的眼前,讓學生長信心,家長更放心。隨喜學校認真辦學的態度。

此外,建國路上的三民國小圍牆上,一位小孩趴在地面,協助另一位小孩翻牆的畫面,讓人看了不禁莞爾。細膩的紅磚雕刻,刻畫出許多學生曾經做過卻不敢讓父母師長知道的故事。有趣的是這兩人組是想翻牆而入,是為偷摘校園的花果?還是上學遲到了?總之,並非小時候水泥圍牆上的政令宣導,也不是硬梆梆的Yes No。我想如果每個機關學校的圍牆都這麼善體人意,那麼圍牆有無的討論就比較不會有爭議(何青蓉,2015.7.9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