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雄等公車,有很長一段日子,都覺得是件苦差事—風吹日曬,公車遲遲不來。最近幾年,公車班次變多、候車亭也增多、站牌上也都貼著明確的時刻表,乃至候車亭的跑馬燈會顯示公車還有幾分鐘進站,用手機查詢也很方便。然而,萬萬沒想到候車亭竟然也會變成公共藝術,這下子多等幾分鐘也沒什麼關係!
市區內五福路上有一座候車亭,被設計成一張小時候的書桌;就是那種中小學生會在書桌中間劃上楚河、漢界,不准同學越雷池一步的木桌子。它的名字叫做:「那些年,我們一起渡過的青春」(註1)。
大書桌上(候車亭頂上)隨意放著尺、鉛筆與作業簿,旁邊掛著書包。坐在板擦造型的候車椅上,彷彿回到童年,乖乖聽老師們在講台上講課,戒慎恐懼忙抄筆記,深怕漏一字句。這個古早味的大書桌後面剛好是五福國中,想想配得還真是恰到好處。
沿著高雄文化中心周圍和平路與五福路上,還有幾座候車亭創作。仔細閱讀它們的創作說明後,發覺挺有趣的。其中之一「對白Key in」,在候車亭頂端裝置了一些對話框,嵌入許多電腦打字時常用的表情符號。創作者詢問大家在候車亭短暫逗留的當下,是否曾仔細觀察身旁或對街的等候人群,想像他們的對話或心裡的獨白?(註3)我想哪天等公車無聊時,可試著回答這問題,鍛鍊自己的觀察力。
除了文化中心周遭,高雄市還有許多創意候車亭(註4),讓人看了眼睛一亮,等候公車不再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更期待高雄及全台灣各個城市多一些類似的公共藝術,用美和善意,勾動行色匆匆的人們對於環境的關懷和想像,並建立豐富的互動與連結(何青蓉,2015.7.4)。
--
註1:「那些年,我們一起渡過的青春」係為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第二屆「邂逅—公車候車亭創意裝置」(2012年)獲選作品,創作者為黃法誠、林建佑、林偉佑。
註2:「遇見沁涼」,創作於2013年,作者為謙漢設計有限公司/林幸長。
註3:「對白Key in」係為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第三屆「邂逅—公車候車亭創意裝置」(2013年)獲選作品,創作者為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計畫主持人潘大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