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日我參加了一個很特別的新書發表會,是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費時二、三年策劃撰寫的《台灣阿嬤與新住民姊妹的記憶食譜》(註1)。早在去年我就為這本書寫了序。但是,慢工出細活,熬煮了一年這本書才出爐,如同好菜上桌,這一年的等待是值得的。
顧名思義這是一本關於「記憶」加上「食譜」的書。經由飲食譜出台灣這塊土地上不同世代女子的鄉愁,還有為家人上菜共通的生命經驗。然而,更讓人心動的是執行編輯煒璿在各篇章中,加上與各道菜相關的文化知識介紹,猶如畫龍點睛,讓一道道菜鮮活了起來。
如同煒璿在序中所說的,飲食不僅是舌尖的冒險,更是一個群體、一個世代,常民政治的反應。在台灣,人與人見面時打招呼經常會問:「吃飽沒?」(台語)。可見,飲食在我們文化中的重要。它承載了個人與集體的記憶。那樣的記憶可能是族群所共有的,也可能是跨越族群的。
多年前,我曾經在社區開設一門跨國婚姻移民的課。有次,我們以早餐為題,大家發表自己喜歡的早餐食物。有人是燒餅、油條;有人是漢堡、三明治和奶茶;有人為虱目魚粥;我則喜歡稀飯配醬瓜。那一班學員有一半為新住民姊妹,一半本地婦女,年齡從二十多歲到五十多歲。在分享的過程中,深刻地感受到即便在台灣島內,早餐的食物就有地域和族群的差別,反而年輕世代,飲食的內容是西化的,跨越了族群界線。
這幾年我常被問到多元文化怎麼教?我想食物是一個很好的媒介。但不是舉辦多國美食品嚐大會,就說我知道越南菜的特色是河粉、春捲之類。可以循著這本書的作法,從不同族群的人各自對於飲食的記憶出發,瞭解人與食物的關係,如此一來,我們可能較會同理某些原先無法接受的食物,進而認識它們所處的社會文化。
如同秀美阿嬤在發表會中所說的,媽媽教煮湯先放薑,婆婆說後放薑,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功課。瞭解了,不執著自己習以為常的觀點,多元文化所強調的尊重與包容的學習不就在其中了嗎?因此,誠摯地推薦這本書,讓我們從認識1940-1950年代台灣女性,及2000年前後來台的新住民女性的身影出發,開展對於台灣文化更深刻的理解(何青蓉,2015.5.1)。
----
----
註1 : 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官網http://www.tifa1105.org。這本書二刷募集讀者中;國際家協為協助新住民女性並成立了Tifa的店,可預購東南亞美食的料理包,電話07-767546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