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才三月天,夏日迫不及待地想搶先登陸高雄。翻出衣櫃裏的衣服,發現衣服愈來愈多,再次告誡自己,下次買衣服時一定要考慮清楚,不要到換季時,又要花時間整理,真的很浪費時間和金錢。
這幾年雖然會把不穿的衣服打包送到一些社福團體,然而從耗費地球資源的角度來看,那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不可思議的消費鏈》一書(註1)中就提到這件事情。〈穿上棉花的美麗與哀愁〉一章介紹我們平常穿的棉T,從棉花的種植開始對於地球環境的影響。
棉花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殺菌、殺蟲,用掉的農藥佔世界的一成。通常棉T的布料是由棉花與聚酯纖維混紡而成的。石油開採本身就是地球能源的消耗,製造過程需要使用各種機具,也會污染環境;製造聚酯纖維會釋放本身10倍重的二氧化碳。
再說從布料到T恤的製造,包括紡紗和染製等,都會使用到化學原料,排放的有毒物質,不但會對空氣與河川造成污染,往往殘留在T恤上,危害人體健康;尤其嚴重的是環境賀爾蒙對人體生殖系統的危害。而有毒物質污染水源與環境,透過食物鏈再回到人體,又會造成二次污染。
一旦T恤製成,進入巿場銷售,又要經過包裝、運送,繼續消耗各種能源,影響環境。最後,衣服被我們買回來,無論穿多久,有一天必定進入垃圾場。這就是T恤一生的美麗與哀愁。
瞭解到消費鏈牽動的諸多環節與影響,提醒我們萬事萬物息息相關,購買東西卻沒好好運用,不僅浪費個人的金錢和時間,更會浪費大量地球能源,危害環境。有句話說得對:「買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買東西之前真的要想清楚才買。
--
註1:約翰‧雷恩、亞倫‧聖鄧寧(著)(2002)。不可思議的消費鏈。台北市:新自然主義公司。本書介紹的案例除了T恤,還包括:咖啡、報紙、鞋子、車子、電腦、漢堡、薯條,及可樂等九大日常生活的消費鏈非常值得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