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臺北市中正區:記憶補綴

臺北城今昔對照圖,取自維基百科

        臺北市的中正區是原來的城中區加上部分的古亭區而成的。小學在昔日的延平區(現已被併入大同區)就讀,延平北路走到底可見北門城門。北門城門下附近還有個小公園,記得有一次放學沒直接回家,與同學們去小公園盪鞦韆,回到家後免不了挨一頓罵。當時美國大使館就在北門的右邊附近,同學們也經常在牆外探頭探腦。

稍往右走,就是中華路,中華商場(現已拆除)二樓上有許多小店,古玩店、集郵社等。從商場若要跨過中華路,則必須走高架行人陸橋,陸橋上常常有人在耍把戲、變魔術,或者賣小東西。臺北市最早的第一百貨就在對面。第一百貨公司有個轉輪盤的遊戲,投錢按鈕可抽中冰棒或冰淇淋。年少時靠小聰明,我計算出抽中冰淇淋的機率,因此每次都抽到冰淇淋。

臺鐵縱貫鐵路就在中華路的西側,與商場平行。北上的火車從南邊駛入中華路,只要看到小南門和中華商場就知道臺北站到了。有好一陣子,那裡成為我鄉愁的標記。

國中時在老師的帶領下,南門和小南門附近也變成我的生活區域,包括植物園/南海學園,裡面有歷史博物館、科學教育館(目前已經搬遷去士林區)、藝術教育館,以及教育廣播電臺等。植物園是年少的我最喜歡的地方,荷花池迎風招展當然不用說,裡面的種植各種植物,總是讓我眼睛一亮。

高中在北一女就讀,就坐落在臺北城的中心。總統府後面不多遠的軍史館、前面的介壽公園,以及外交部都是經常去的地方。外交部地下室的餐廳價廉物美,對於飯量超大的高中生而言,怎麼說都是超划算的。

下課後,沿著重慶南路往北走,滿街的書店,一家接一家,三五好友一起逛去,飽足渴望吸收新知的心靈。與重慶南路平行,東邊的公園路有一家老字號酸梅湯,現在想來嘴角忍不住酸了起來。隔壁的新公園(現為228和平紀念公園)也是我們逗留的地方。記憶裡,不只一次在新公園上寫生課。公園裏的荷花池與日治時期留下了來的臺灣博物館(總督府博物館)建築和其宏偉的古希臘多力克(Doric)石柱是我們寫生的對象。

        從新公園正門直向北走,就通到臺北車站。臺北車站前是忠孝西路,與中山南路交會的圓環一邊是監察院,另一邊原先是臺北市議會(現在已經拆除),過了那十字路口往東走就是忠孝東路,打開這條路,意味著臺北城向東推進,那已經是我讀大學時的事情了

 位於羅斯福路的臺灣大學校總區現在被劃入大安區,但隔著馬路的公館卻是中正區,總之兩區在隔壁。從大學開始,我在臺北的足跡往的東南方向繼續延伸;從淡水河的西岸的三重出發,走中興大橋,要穿過西門町、小南門附近,以及城中區才到得了學校。

真正比較熟悉臺北城的東門,就是位於兩廳院和國家圖書館附近、遙望總統府的那座城門,則是在讀研究所之後。那時舉家搬到大安區。後來在教育部工作,更是每天都會經過。剛解嚴的那兩三年,示威抗爭不斷,教育部經常被拒馬包圍,下班幾乎天天要走路回家,因此對於那一帶的歷史建築,如臺大醫院,以及臺大法商學院、成功中學等都愈來愈熟悉。

繞了臺北城一周,還是有一些地方不算熟,百年的南門市場(始於1946年)是其一。改建後的南門市場位於中正紀念堂捷運站出口的羅斯福路上。這個傳統市場去年十一月才又重新開幕,這回北上特地去繞了一下。南門市場所在的大樓,竟然是中正區行政中心,區民真的是太有福了,去行政中心辦事可以順便買菜。

南門市場位於該大樓的一二樓和地下樓。這次我沒上二樓, 二樓賣的是百貨類的商品。先從一樓逛起,有賣火腿、臘肉、肉乾、燒肉、粽子、鬆糕、南北貨,以及春聯等的攤販,有夠傳統。逛了一圈以後,我去了地下一樓,更像我認識的傳統市場,第一次見識到現場製作蛋餃,挺有趣的。只是進入大樓空間後,部分的商品被放置在層架上面,蔬菜一層一層放在鐵架上,蠻有趣的。整個市場相當乾淨且多了一些整齊劃一感,不曉得舊攤商習不習慣現在的氛圍?但是,彷彿之間我覺得南門市場成為一個觀光地點,應該有一些人像我一樣,下了捷運站就去南門市場逛,作為認識臺北城的一部分。

臺北市中正區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及古蹟,很難透由一趟旅行描述,或擇定特定的景點代表,不過可以確定,只要踏入臺北車站,就去了中正區,相信很多人都去過,只是經驗可能長得不一樣。對我而言,它是個充滿記憶的地方。(何青蓉,2024.3.16

368小百科

臺北市中正區

本區原屬本市城中區和古亭區,民國79312日臺北市區里行政區域調整時,將原城中區(位中華路以西之福星、慈壽、萬壽等三里除外)及原古亭區(靜安、崇仁、自力、騰霄、忠貞、久新、久安、新勝、新和、凌雲、球場、忠恕、古亭、國校、大學、農場、富源等17里除外地區)併原大安區文光、普愛、信愛、惠愛等四里,及原雙園區夏安里合併而成,取區內的中正紀念堂作為新的行政區名。

本區位於臺北市的西南方,東臨大安區,以新生南路一段、信義路二段、杭州南路二段、羅斯福路一至四段為界;西接萬華區,以中華路為界;南瀕新店溪和新北市永和區相望;北至市民大道與中山、大同區為鄰。

臺北城

臺北於1875年(光緒元年)設府,知府陳星聚即著手興建城牆,1884年(光緒10年)竣工,城周圍繞一圈是4.6公里,築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及小南門五座門,臺北府城出現,「城內」遂成為專有名詞,範圍在今日忠孝西路一段以南,中山南路以西,愛國西路以北,中華路一段以東的區域。

北門

北門又稱承恩門,是早期城內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孔道,位於現今忠孝西路、中華路口,是迄今唯一留存的臺北城城門原貌者。清代官員要到臺北,循此進出,是五個城門中的「首席」。北門是臺北城對外最重要的城門,在北門外不遠,大稻埕藉由淡水河航楫之利,經由淡水與世界接軌,淡水港是清代臺灣最大的國際貿市港口。其連結城內和大稻埕的主要街道為北門街,日治時稱京叮遍,即現今的博愛路。

西門

西門又稱寶成門,由於連結艋舺商圈,因此取「寶物成就」之意,盼維持艋舺的流通與旺而得名。日治時1905年因市區規劃而被拆除,西門成了唯一消失的城門,拆除後的西門帶修整為橢圓公園。通往城內的道路稱西門街,即今天的衡陽路西段。

東門

       東門又稱景福門,它是朝向臺灣北部的重要口岸基隆,負有防禦的重任,同時也是臺北城通錫口(今松山)的孔道。當時城內通往東門的「東門街」就是今天的凱達格蘭大道。城樓於1966年(民國55年)被改建成中國北方宮殿式的城樓建築。

南門

昔日臺北府城的主門,又稱麗正門,位於現今愛國西路、公園路口。形制與尺寸是幾個城門中最宏偉的,所用石材來自大直一帶,構工精細、歷久彌新。南門城樓於1966年(民國55年)被改建成中國北方宮殿式的城樓建築。

小南門

小南門又稱重熙門,取其「盛世興隆,光煇普照」之意,位於延平南路與愛國西路交會路口圓環上,建立之初作為臺北城內通往板橋、中和的孔道。小南門相傳為板橋富賈林本源家族為了避開艋舺的泉州勢力,方便出入臺北府城所捐建,因此相較於其他碉堡式城門,小南門則是唯一的廊柱式城樓。小南門城樓於1966年(民國55年)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

取自臺北市政府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