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專業人才是研究所課程規劃的核心所在。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三十年是好幾個世代,回顧我一路參與的高師大成教所課程的規劃與執行,究竟我們走過怎樣的路?未來又要往哪裡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至少先清楚當初課程規劃的理念和結構。
成人教育本質上是一個跨學門,以人為核心的領域,它的出現彰顯了二十世紀高等教育學門典範的轉移,從純粹的學科中心,如物理學系、化學系,到強調應用性如化學工業學系,乃至以人為中心的趨勢,如勞工研究。
在教育研究領域裡,成人教育研究係屬後生晚輩,對象雖然不同,就教育的基礎而言,同樣需要哲學與歷史、社會學,以及心理學的理論作為教育實踐的根基。
再就教育工作而言,無非三個層面:教育政策與行政、課程規劃,以及教學,這三個層面回應不同利益關係人的需要,各自有其角色的扮演,其知識內涵雖說不同然而彼此相輔相成。
回到成人教育學門的核心關懷—「成人」,相較於傳統學校教育以兒童為中心的思維,成人教育研究面對的對象非但寬廣而且異質。年齡從18歲到百歲;生命經驗縱橫各種時空脈絡;他們的角色經常兼具家庭成員、工作者,及社區成員,因此對於成人學習的特性及其理論必須有清楚的認識。
在上述的理念下,高師大成教所碩士班課程結構自然呈現。以成人學習研究和成人教育學為核心,另加上一門研究方法作為必修課;從教育基礎與教育者角色兩組課程中各三選一作為必選課。其他專業科目就是應用到成人生活與工作各個層面的課程,可寬可廣,開課情況視師資專長而定。最後,為強化學生的實務經驗,成人教育實習課曾經列為必修課程,目前雖已取消,但以服務學習代之(沒有學分)。
回顧上述的課程結構,想起個人曾撰寫過一篇文章〈成人教育研究所課程開設的趨勢及其相關議題〉(註),比較國內外成教所課程開設趨勢,文後建議:本土性議題的研討不僅是學術嚴謹性的基石更是實務相關性的觸媒;課程實施實有必要以各種方式協助學習者建立個人工作哲學,以培養學習者成為批判反思者,更建議國內幾所成教所分工合作展現各自特色。現在看來這些建議仍然適用,繼往開來,提供後續接棒者參考(何青蓉,2023.05.04)。
註:何青蓉(1995)。成人教育研究所課程開設的趨勢及其相關議題。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教育專業化(頁105-135)。臺北市:正中書局。
謝謝老師的引導,期待能學以致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