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0日 星期日

髮夾帶路憶念母親

       浴帽用久了鬆緊帶鬆脫,前天終於有機會為它換條鬆緊帶。原本以為抽屜裡的線材中有鬆緊帶,翻箱倒櫃只找到兩段殘帶,真是走運,將它們縫接在一起正好夠用。

 於是我開始拆浴帽邊緣的縫線,設法鬆開一小缺口,抽出舊的鬆緊帶。浮現母親拆解、修改衣物勤勉的身影。拆線究竟用剪刀、刀片或者小鑽子則不一定,要看衣物的材質。這回我是用小鑽子先挑出縫線,之後用剪刀剪斷,這樣不傷浴帽原來的車邊。

從鬆開的小缺口取出鬆垮的舊帶,之後怎麼平穩穿入新的鬆緊帶?不假思索,我去臥室找了一根黑色髮夾勾住鬆緊帶,讓它帶路,既不會迷路又不會塞在摺縫裡。好不容易,鬆緊帶兩端透出頭來,趕緊將它們縫在一起,之後縫合缺口。

大功告成?!拿起來戴才發現:高興得太早,鬆緊帶兩端相見歡時,正反錯置。只得拆掉全部重新來過,正好再練習一次生疏已久的縫工。

一不作二不休,縫完浴帽正好順手整理家當。乞丐過溪行李多」台語),媽媽以前常常如此唸我。盤點下來,積累的縫紉家當可不少:六、七隻縫衣針;多捲色彩繽紛的縫衣線;各式各樣的扣子霸佔一方;拉鍊、別針、碎布及裙鉤,加起來數量也挺可觀;兩把剪刀,其中一把是媽媽的遺物,抽出一看,只是怎麼生鏽了?捲尺、角尺、曲線版,及畫線粉餅是20多年前買這房子時購買的第一貴重家俱--電動縫衣機時一併買的。當時認為縫衣機是成家立業的必備家當,但是都塵封好久了。

小時候,內衣褲是媽媽用美援的麵粉袋改製而成的。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身上的衣物都是節儉的媽媽巧手縫製而成的。我多少也因此會踩舊式的縫紉機,只是常常把車針弄斷、搞得車輪皮帶脫軌。最後一次使用媽媽的縫紉機該有40年了吧?清楚記得那天我縫製了一個抱枕,媽媽還從廚房探頭過來看我做得如何?不好意思!經常讓她為我收拾殘局。

        收拾眼前的大大小小縫紉家當,將它們仔細分類,這點我倒是很在行,是學校教的;這才發現鐵盒裡躺著一根有點生鏽的髮夾,見證換鬆緊帶用髮夾帶路準沒錯。難怪從小我的家事課成績特別好,感謝媽媽的身教!何青蓉寫於母親忌日,2022.01.29





1 則留言:

  1. 讀到老師「乞丐過溪行李多」,與我懷念母親的方式接近。
    母親離世後,我常常想起她曾經說的話語,
    尤其,深具哲理的俚語與成語(台語),
    她僅受二年的補校識字教育,不太會是這些「初等」課程所學,應是從鄰里長輩平日所言,及鄉里傳說中習得。
    對於做人的道理及日後對語文的興趣,也與老師接受「媽媽的身教」方式相同。
    因此,我也把它紀錄成「媽媽語錄」,作為懷念的方式!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