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的美勞成績很好,也覺得自己應該是會畫畫的,但是走上學術之路後,不敢多想,自動緊束畫筆於抽屜深處。直到這一年多,想畫畫的心掙扎著尋找出口。
前幾天中午用餐後,信步走進高雄市立文化中心,深深地被「美。遐想 七十回顧」所吸引。展出的畫作主題都是日常生活的場景—靜物、人體寫生、破落的房子、平凡的海港,以及巷弄街景等,沒有名勝古蹟。寫實的畫作中透出某種樸質和寧靜。
特別喜歡一幅畫,描繪一排舊房子三、四間,斜對角向前開展,房子邊上被一叢叢枯草所掩蓋。陽光下,看似雜亂的草雖說有些耀眼,然而一點也不喧鬧;仔細端詳,竟然發現她的名字叫做「寂」。
就這樣,想學畫的心被勾起。於是我鼓起勇氣,向展場的志工表明求見創作者的心。運氣不錯,轉了兩個畫廊,回到展場終於見到畫家陳美遐。那是我第一次主動和畫家坐下來聊天,並且說服她收我當學生。美遐老師已經七十歲,炯炯有神,深知作畫是為尋覓生命的出口,所以第一句話就回絕了我。儘管如此,談話過程中卻引發我思考,為何我被她的畫作所吸引?
突然間,我領悟到是質樸與寧靜,不是技法,更非用色。原來,我找尋的是專注,從繁複生活中透出,直視事物存在本質之美的生活態度。如果是這樣,畫畫或許是一個途徑,但不保證能達到。這才明白,半年前為何買了一本硬筆字帖。書畫同源,重新提筆,專心一志,寧靜致遠就是了(何青蓉,2017.10.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