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高師大校慶,成教所辦理所友回娘家活動。畢業的學生從四面八方回來,見證了高懸在會場的「繽紛25」的內涵。細數成教所歷來的學生各行各業都有。有媒體人、社區工作者、學校教師、法界人士、補教業者、藝術工作者,以及公務人員等。近幾年,醫護界人士還不少。學生的年齡層從二十多歲到六十多歲。上起課來蠻有趣,同樣是支持有機蔬食,有因宗教、健康,有為環保,還有為動物權。
在眾說當中,自己找自己的道路。作為所上最資深的教師,越來越覺享受。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組織文化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成教所從成立到現在,連退休的兩位同仁,前後加起來也不過七八位專任教師。八個人雖不至於出門向左走、向右走,但八種性情,各有關注的焦點,這點師生們應該有同感。
記得多年前曾經與某位同仁討論到招生的條件。他主張放寬報考標準,因為把網做大,才撈得到魚,魚要入網才有篩選的機會。他總是對來參加考生說明會的人說:要考上的第一步是來報名,沒報名就永遠沒機會。第一次聽到這主張,我瞪大了眼,心想入學不是要從嚴嗎?
在務實與理想性之間,成教所走出某種自由的風格。同仁們輪流當所長,彼此尊重。自己做不到的事,就放手讓別人去揮灑吧!大概因為如此,連學生也在這種謀合下進來。有學生頗有自己的想法,忙著衝撞體制、從事社會運動。另外,也有服膺於體制,只盼平安順遂過一生的學生。這群師生交融在一起,互相滲透、相互影響,究竟會開出怎樣的花朵?其實是始料所未及的。
異中有同、同中有異。二十四個年頭過去了,繽紛就這樣產生。體現了創意與格局來自於包容及欣賞歧異。很感恩自己身處其中(何青蓉,2017.1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