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這學期最後一場論文口試。指導論文一直是我的功課。和指導的學生近身的接觸,當中有許多情緒問題,源於學生們老是搞不懂我說的話。今天我突然懂了一點點。我常說:撰寫論文就像演出一齣舞台劇,善用探照燈,聚焦!
舞台上的各種人物和道具,就如同研究過程中所蒐集的資料。蒐集的資料要解決什麼問題?就是讓論文的主題呈現出來;如同將探照燈打在舞台的某一個角落,其他的部分自然褪去成為背景。
上述的話聽起來有點道理(至少我認為如此),但做起來似乎不大容易。今天我突然用了另外一個更簡單的比喻--如同做菜。材料都有了,但要炒成怎樣的味道呢?沒有下過廚房的人,連切菜都不知道如何切,也不知道先放調味料,或放主要的食材,更別談對於最後餐點味道的想像。
這一切都需要經驗,加上判斷。一下子要學習研究方法,又要深入主題內容,初學者難免手忙腳亂。相對地,老師們歷經多年反覆琢磨,對於研究這檔事,如同老練的廚師和導演,是有些內隱的知識或思維的路徑,不是食譜或教科書所能述清楚的。
我花了二十多年沈浸在研究當中,所發展出來對於論文寫作的認識,是學生們僅用兩、三年,乃至五、六年,所難以體會的。至此,突然對我的學生產生很大的同理心。看清楚這點,放下情緒,肯定這場論文指導之旅,理解學生的下腳處,是我可以做且應當做的(何青蓉,2017.7.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