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書讀萬卷路行萬里:從七美石滬談起


前幾年常出差澎湖,浮光掠影拍了許多照片,最近翻閱,有些景物已經記憶模糊,記得的部分竟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翻到七美的雙心石滬除了覺得很美,對她的認識還真淺薄。尚好,網路世界很方便,只稍搜尋不難找到相關的資訊。

在蒐集到的資訊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澎湖石滬」(註)對我幫助甚大。仔細閱讀後,對七美雙心石滬有了進一步認識。石滬捕魚是利用是潮水漲退及魚群迴游特性,海水漲潮時,會淹覆石堤頂部並且帶來魚群,退潮時海水流走而魚群便會困在石滬內。早年的石滬不但是澎湖潮間帶最大型、最重要的捕魚設施,也是風強浪大的秋冬時節,唯一比較可能有大量漁獲的一種漁業活動。在澎湖,吉貝嶼海域擁有數量最多且變化最大的石滬群。

澎湖石滬的類型可分為3種:弧形石堤、單滬房滬及雙滬房滬。七美雙心石滬即是屬於雙滬房滬,因為位於頂隙漁港旁,又稱為頂隙滬。石滬主人是顏恭先生,由吉貝島人外號「芭樂師」設計,最初只有一個滬房,後來因為颱風摧殘崩塌,於1937年重新建造完成。

石滬的主要構造可分為滬房、滬門、滬碇、伸腳、滬彎、魚井及腳路等。滬房通常建於深海處,以縮小捕捉魚群的範圍;在圓弧形的滬堤中段,水位較深的地方心形的集魚區,也稱「滬目」。滬門則在滬房面對潮水引流入內的開口處,寬度約1公尺。為引導魚群進入滬房,滬堤成為滬房的左右兩臂,稱之為伸腳。滬彎在滬堤一端,滬堤若未接著陸地則末端會建成捲曲如螺尾,讓魚入滬後不易溜出。

此外,搭建石滬還需要一些條件,如海蝕平臺坡度不宜過大;所在地點須為堅硬的岩石海岸,如澎湖的玄武岩;海域的潮差須適宜;海域風浪不可過大;海域或鄰近區域須有珊瑚礁,碳酸鈣方能附著石堤,以降低維修成本;以及強盛東北風吹襲,以利於驅趕魚群進入石滬。

至此,不禁讚嘆先民善用自然築滬捕魚的巧智。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沒經過這番研讀,我對石滬的瞭解還真有限。更歡喜因此對「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的關係多了點以下的體會。
石滬天工巧智修
雙心圈住嘆難求
書讀萬卷覺行路
路行綿延萬卷留

(何青蓉,2016.6.23

 

註:本文石滬資料來源--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學習資源>質特輯>形地貌>地質地理環境談澎湖石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