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

五感體驗:攀爬柴山洞穴之旅

 


那不是黑暗,而是光不在存在,視覺完全失去作用。

上週二(11.7),在博士班學生基源的帶領下,結合課堂的經驗學習和具身學習(embodied learning)與直覺,我們在柴山上了一課體驗課。

那天我們裝備齊全上路,一路上基源不忘介紹柴山豐富的林相,如構樹和稜果榕。與無花果相同,稜果榕的授粉是靠榕小蜂,撥開成熟的稜果榕果實密密麻麻的榕小蜂,有密集恐怖症者恐怕一口咬不下,這也讓大家困惑究竟稜果榕果實是葷的還是素的?尚好,此行重點不在美食體驗。

柴山是珊瑚礁石灰岩上升的地質,據說有上百個岩洞,在國家公園管理處規劃下,開放四個洞讓民眾申請入洞體驗。那天我們去了三個洞:猩猩洞、金瓜洞,及北峰極樂洞。

猩猩洞名源於石筍生成維妙維肖的雄猩猩,內洞有小洞,末端崩石堵塞,進出同為一個洞口,洞內有各種造型的鐘乳石及石筍,出口窄,幸運地我們那天在洞內有看到難得一見的陸蛙。

金瓜洞因通道末端巨大的金瓜而得名,洞內空間比猩猩洞大,但濕度高,彎腰走路小心才不會撞破頭、損斷鐘乳石(註1),洞內還有各式各樣的石筍和石柱,非常特別。

我沒有進入北峰極樂洞,因為探頭一看,入洞約有兩公尺的垂直下降,加上基源取出繩索拋下,讓我卻步三分,再仔細觀察,攀岩上下需要跨步三點駐足,我想我還是保留一些,免得成為學生們的負擔。

在金瓜洞內,巧得是在我的頭燈電力用盡之際,基源要大家將頭燈熄滅,靜默下來,模擬人在母胎中的感受。間我只剩下腦袋在活動,不能說是伸手不見五指,而是眼睛失去了作用,完完全全地沒有感受,當然沒有「黑暗」一詞可言。我的確試圖伸長耳朵,據同學表示,有聽到另外一位同學腸胃咕魯、咕魯的蠕動聲音。可惜,太過專注於感受自己身體的變化,錯過那一剎那。

攀爬岩壁是此行的基本功。中午過後我們去了大峽谷用餐,一方面也是為了躲猴群。據說猴子不會於該處出沒,因為難以逃生。的確,進入大峽谷前,必須攀爬一段相當高的岩壁,有懼高症者最好不要往下看,路雖狹窄抓緊岩壁,小心翼翼就對了。

最後,我們坐在鳥瞰高雄平台上交流此行的感受,直到蚊子來湊熱鬧,更加確定五感是經驗學習之基,缺一不可。感謝同學們的提議,我們有截然不同於課室的學習(何青蓉,2023.11.12)。

攀爬進入大峽谷

猩猩洞體驗

金瓜洞體驗

在鳥瞰高雄平台研討

1:依據維基百科,鐘乳石是為岩溶生成物,指碳酸鹽岩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所有的鐘乳石都是由開始於一滴載有礦物的水滴。當水滴落下,留下了很薄的一點方解石圈。接下來的水滴繼續留下新的方解石圈。最終,這些方解石圈形成非常細(0.5毫米)的中空的管子,俗稱「蘇打管」。蘇打管可以長得很長,但是非常脆弱。如果它們因為碎片被堵住,水將從外面流過,沉澱出更多的方解石,形成錐形的鐘乳石。同樣 ,落下的水滴在到達地面後沉澱出更多的方解石,最終形成圓形或圓錐形石筍。與鐘乳石不同的是,石筍形成的過程中沒有中空的「蘇打管」這一步驟。如果時間足夠長,鐘乳石和石筍將融合在一起,成為石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