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二十多年,和學生的年齡差距越來越大。也真的發現,不管師生多努力相互靠近,有些社會文化脈絡所致之世代差距就是明顯地擺在那裡。
讀書做筆記就是一例。猶記得大三時,明史老師徐泓教授規定學生們每讀一篇文章就要練習撰寫摘要,當時是寫在稿紙(24*25)上,還規定字數是全文的百分之多少(數字我忘了),總之要能提綱挈領找到重點。記得那門課我寫了20多篇摘要,成績中上,成績最好的學弟據說寫了40篇左右的摘要。
歷史系的訓練強調閱讀第一手資料,學習將筆記分門別類。那個年代沒有影印機,所有的資料都是用手抄的。抄寫在印有橫線的活頁卡片上(規格大概是A4的1/4左右的大小),卡片的四角左右上角有格子可以作為編目之用。從那時起,我養成讀書寫筆記,並將之分門別類的習慣。
使用電腦後,延續過去的習慣,每讀一篇文章我都盡量摘記重點和心得,將之分門別類存成電子檔並列印出來;書面資料也是用同樣的分類方式建檔,依照檔名筆畫順序排列存放。每篇摘要第一行,我一定用APA格式(註1)將該篇摘要的出處寫在上頭。每篇的檔名置於頁首的右上角,以利翻閱;檔名係用作者名加上年代,如:何某某2017,並在下面插入日期,以利辨識。
因為使用電腦存檔的緣故,每次有任何想法,不但可以隨時更新單篇筆記的內容,而且利於針對過去所閱讀的各篇文章做一綜合歸納整理,不需要從頭研讀期刊或書籍。閱讀第一手資料,自然嫻熟某些作者的理路;學習分類漸次建立自己的思考體系。並且,後續撰寫文章時,可直接從各篇筆記中選取繕打完成的文字和參考書目(一點也不做白工)。
此外,由於分類與檔案命名清晰,為教學或研究,重新閱讀翻閱書面資料,繼之找到電子檔更是方便。如此一來,無論是教學、研究或撰寫文章,較不會呈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狀況,當然桌上也相對清爽。
最近上課時和學生們分享到這作法,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是聞所未聞,才突然體悟到這小小習慣的養成是多麼珍貴。沒有當年老師們的要求,就沒有這習慣,感恩當年台大歷史系老師們的教導,更期盼將老師們給我的這份禮物傳承下去!(何青蓉,2017.6.26)
我的學生和我--在相互靠近中縮短世代差距 |
註1:APA格式是美國心理學會發展出的論文寫作格式,目前廣為國內人文社會科學界採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