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禮敬摯愛台灣的馬偕博士

在台灣,提起馬偕醫院大概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對於「馬偕」博士的生平與貢獻,許多人可能跟我一樣所知有限。前幾天去了一趟新北市的淡水,在「滬尾偕醫館」聽了導覽,不禁熱淚盈眶。1872年(清同治11年),台灣還是個邊荒之境的撮爾小島,從地球的另一端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士偕叡理(George Lesilie Mackay18441901)來到淡水。自此以淡水為家,致力於宣教、醫療與教育,足跡踏遍北台灣。

據說馬偕博士為了宣教,向牧童學台語5個月有成。在台30年期間,設立60多所教會,為3000多人施洗。「滬尾偕醫館」(馬偕醫院的前身)建立於1879年,是北台灣的第一所西醫院。在當時不但聘有醫師駐診,還有病歷管理、醫學研究與衛生教育。馬偕博士出名的醫療技術是替人拔牙,約拔了21000多顆牙。

1882年馬偕博士利用其家鄉加拿大牛津郡募得的善款,建成理學院大書院,命名為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當時學校不止教授神學,還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等現代科目,可說是台灣新式教育的先聲。為打破性別刻板態度,訓練女宣教士,還創設全台灣最早的女子學校--「淡水女學校」(Tamsui Girls’ SchooI)。1884年(清光緒10年)1月正式開學,不僅免學費,並補助旅費、膳宿以及服裝等。

話說我跟這所學校還有點關係。二次大戰後,台灣長老教會於194511月接收學校,改名為淡水女子中學。之後淡水女子中學與淡水中學校合併,繼之分開經營。19497月女子部正式改名為純德女子中學。我母親當年就是讀這所學校。據母親形容,她每天郊遊似地從雙連搭火車晃去淡水,課餘之際總愛趴在淡水高爾夫球場邊看人打球。想像置身典雅紅磚校舍,周圍綠草連天,母親當年的讀書生涯還真讓人羨慕。

「寧為燒盡、不願銹壞」是馬偕博士一生的座右銘。人稱「鬍鬚番仔」的馬偕博士在台灣將近30年開疆拓土,所寫的〈最後的住家〉(註),流露出他對於台灣的疼惜與摯愛,適足以讓台灣後代子民效學與禮敬!(何青蓉,2016.6.14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我一生的歡喜攏於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波浪大海中遙遠的對岸 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當割離的臺灣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當割離的臺灣 我一世的快樂攏於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 從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面 找到我一生最後住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啊


註:馬偕博士的〈最後的住家〉國內有許多作曲家為其譜曲。本文引用和連結的歌曲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07年委託何嘉駒創作〈馬偕最後的住家〉合唱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