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路是人走出來的


二月中上山的那天天氣有點陰,但見到久別重逢的阿布娪時,天際透出了一點亮光。很久沒有見到阿布娪,冒出的第一句話:「八八風災之後,你都在做些什麼?」阿布娪笑著回答,就是回來守著這塊土地。接著,阿布娪帶大家參觀耆老智慧屋,認識深山裡的麵包店,還有秘密鷄地,在看似悠閑的聊天過程當中,托出一段部落重建艱辛的故事。

八八風災之後那瑪夏湧入了大批的資源,不意卻帶來當地原住民族群的撕裂,搶奪資源讓重建之路變得更加艱辛。KANAKANAV(卡那卡那富族)(註1)部落裡面的一群女人,風災後回到了她們成長的地方一TAKANUA(達卡努瓦)。從墾地開始,開墾出Usuru(女人的田),種植小米、玉米、木薯等傳統作物,恢復小米文化祭;並一步一步建造了To’ona Tamu (耆老智慧屋/有老人在的地方)。從那時起,每逢大雨,部落的老人就會想去那裡,起火聊天去除心中的恐懼與不安。我們參訪時耆老智慧屋的頂篷已是三度加蓋延伸。

備災和部落共食是女人們原初回到部落的想法。然而經過這些年,耆老智慧屋竟然孕育出「深山裡的麵包店」(註2)而且賣的是歐式麵包。乍聽之下覺得很奇怪,因為麵包不是原住民的食物,深山裡為什麼賣麵包?又賣給誰呢?但是,設想部落裡老人種出的作物經過加工,若能轉換成有經濟價值的麵包,未嘗不是一條生路。這段造窯生事的路,就在莎士比亞烘焙坊創辨人吳克己先生幕後推動下,開展了出來。

因為麵包烘焙,女人們創造了和部落異於過去的連結。她們開始尋找使用安全農法的老人家,向他們收購南瓜、芋頭、薑黃;用麵包回饋部落裡的老人、孩童;並關心族人的居家生活。教那瑪夏國中生實作麵包,接觸不同的職能。一座小小的願景窰燃起了「人助、自助,而後互助」希望之路。

用同樣的想法,女人們一起學習、謀生,並在祕密鷄地養鷄,試圖殺出一條生路。之後她們嘗試轉型,試著接觀光客與團體的訂單,並且成立「大地廚房」,看看有沒有辦法成為穩定的收入來源,希望慢慢地捲動更多的部落。重建之路還在進行,女人們辛苦卻不孤單,並且印證了絕處逢生、路是人走出來的。(何青蓉,2016.4.9


--
1KANAKANAV(卡那卡那富族)2014年正名成功。目前人口僅有500多人,有自己的族語。日據時代與鄒族同被納入曹族。鄒族正名成功後,被稱為南鄒族。在其傳統中,溪流是由女性掌管,女人可以㧓螃蟹;溪流文化跟女性有很強的連結。「那瑪夏」一詞在卡那卡那富族語中指的就是溪流。

2:鄭重推薦深山裡的麵包店與大地廚房,訂購專線:0912-308-2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