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因緣和合,教學始相長

每次走過台灣師大進修推廣學院前,目光總會被「師大˙大獅」(註1)這件作品所吸引。一頭獅王,不見獅身,彷彿剛要從後面的博愛樓現身而出。獅王雙眼凝視著眼前的棋盤,棋格內鐫刻著許多大師的名字,如梁實秋、吳大猷與馬白水先生等。

仔細閱讀作品說明,才知這作品用諧音寓意方式,與台師大「師大、大師」傳承的宗旨相互呼應,棋盤具有「窮神變、測幽微」的智慧內涵。期許師大人能以智慧步步為「贏」,棋盤上呈現歷年來師大大師級學者名字,作為師大人的精神典範與學習目標。讀了以上的說明,不禁對校方用獅王帶獅子兒的用心起了敬佩之意。

反觀國內儘管偏重「智育」的教育一直為人所詬病,但是似乎也不重視如何引導學子產生「智慧」。不過,老實說關於「智慧」是什麼?我一直也不甚清楚。直到讀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後,才學到「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頁323),亦即,智慧是指對事情知道如何做最佳的判斷。

回頭看自己智慧不足,常常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知道了一點,就以為懂了或會了。殊不知用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卻往往將自己弄到灰頭土臉。舉例來說,「直道而行」是我經常對應事情的方式。以為自己「對事不對人」,喜歡跟人家爭辯,弄到儘管對方口頭辯輸了,事情仍在原地踏步,反而失去了可以影響他人或改變情況的機會。想想人與事其實是相互作用的,自己原先的想法與作為,除了「愚痴」二字,還真的不知道如何形容。

為了學習做正確的判斷,我策勵自己要觀待「緣起」,亦即關注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及各種條件或狀態。用在師生關係上,「因緣和合」於是成為我的教學信念。般若經上說:「兩不和合不獲教授」,學生如同是因或種子、教師則是緣或陽光、水、空氣,各負各的責任,相輔相成,教學始成。過猶不及,教師不能把種子淹沒到爛掉,或讓種子乾枯飢渴。同樣地,學生自己要努力吸收教師提供的各種養分,才健全地發芽成長。

進一步,恩師日常老和尚教我的「質正、量圓、次第無誤」觀念,在教學中更成為重要的支撐。設法教授學生正確、清楚且完整的知識,並且要注意到學生的特性,鋪台階讓學生能跨上來。這些年來,我雖然仍做不到上述的境地,但至少將這些觀念放在心上,不再那麼心急。觀察著學生的緣起,感恩他們出招讓我學習如何做較佳的判斷,更感恩日常老和尚的教導。真的印證了因緣和合始能教學相長,愈加肯定不管是下教育這盤棋或者人生大棋,既然自許為獅子兒就該要有這樣的體認(何青蓉,2015.0813)。

1:「師大˙大獅」創作者為96學年度美術系「公共藝術與環境設計」課師生,指導老師為林正仁教授。
2:宗喀巴大師(造論);法尊法師(漢譯)(1998)。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