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時間是生命的材料

如果我們給時間更多的生命,生命也會給我們更多時間。~柯萊恩

這本《生命的時間學》(註1)談的是時間隱藏的面向,就是那些無法以分秒、小時來測量的現象,包括時間的感受如何產生,以及如何更用心地對待時間。

        作者柯萊恩旁徵博引腦神經科學研究指出,關於感受時間這事情,幾乎大腦所有的功能都參與其中,無論是感官的感覺、回憶與規劃未來的能力、情緒與自我意識,全都一起發揮作用,而這些機制中只要有一樣受損,時間感就會走樣或者完全消失。

至於何謂時間,作者從牛頓的時間觀談到愛因斯坦的時間相對論,直陳不可能有絕對的時間。時間的測量永遠取決於測量或經歷時間的那個人。我們在兩個層面上與時間發生關係,其一為時間的方向,從過去到未來,方向永遠不會顛倒;其二為時間的測量:只有某些事物改變時,我們才會覺察到時間流逝得快或慢。

簡而言之,本書指出:身體和意識測量時間的方式完全不同。生理時鐘會自動決定時間,標準是固定的,是與生俱來的。內在時間則決定於意識,是意識正專注於何事而定。人對時間的感受,是由多項層面組合而成的。注意力和回憶會改變對時間的感知;我們承受的壓力多大並不取決於時間的多寡,而是我們對時間的控制權。

一段時間顯現的長度,取決於我們所接收到的資訊與儲存的記憶有多少。所以,有意識的感知使我們感覺時間比較長,它還能提升情緒,因為大腦負責控制注意力及控制興趣與好奇心的系統是相關聯的。最快樂的時光是我們完全專注在當下的時光。

最後,作者指出:時間是生命的材料。我們必須設定時間記號。意識會創造它自己的時間,跟著它自選的時間記號。因此,找出自己的節奏,去感受與尊重自己內在的時間。並且提出以下六個步驟讓自己與身體節奏、感官與思考的機制配合得更好:

1.     擁有時間的自主權決定自己的節奏。

2.     順應生理時鐘。

3.     保留一份悠閒的興致;讓自己單純只為了活動本身而去從事這些活動。

4.     感受當下:學習讓注意力停留在現在,這也會改變我們對於時間的感受。

5.     學習專注:有意識的注意力無法同時處理兩件事。

6.     列出優先順序;自問「一定得現在做任務A嗎?」,接著問:「你願意接收延遲處理任務A的後果嗎?」

後記:《生命的時間學》這本書躺在書櫃很久,卻無法忘懷文首封面上的精闢短句。不過以我的程度,要完全了解書中引述的諸多腦神經科學和物理學例子和論證是有些困難的,還好閱讀時能理解它的推理邏輯。總之這是一本很另類的書,用科學證據提醒讀者建立新的時間觀,不應受月曆和時鐘支配而應善用之,作為輔助我們適應社會生活的工具。找出自己的節奏,去感受與尊重個人內在的時間。閱讀本書期許自己給時間更多的生命,一併分享給同好。(何青蓉,2024.4.13

1:柯萊恩(Stefan Klein)著;陳素幸譯(2008)。生命的時間學。臺北市:大塊文化。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三重:兩個世界一樣情

       

童年的桃花源

        帶著記憶,我重返新北市的三重。下了捷運臺北橋站,沿著重新路往西行,過了正義南北路交會處,目的地在望。到了大同南北路口,我決定先去逛大同南路菜市場,印象中下雨路面經常泥寧不堪,這次還好僅飄著小雨。即便過了中午,市場攤販依舊活絡,狹窄的路、低矮的房子,留在五、六十年前的樣貌。心裡想著,菜市場依然但是賣菜、賣東西的人是否仍在?

接著,我回頭往大同北路走,刻意不直接去目的地。路旁景物早已全非,僅存部分建築寫著歲月的痕跡。那裡的巷弄我很熟悉,隨意拐入其中的一個巷弄,終於看到昔日的圍牆,當年我就住在那圍牆裡面,只是現在圍牆裡面居然長出一個巨大的建築中華電信三重服務所。

沿著圍牆我走到中華電信門口,看到「重新路三段27號」,悸動到想掉淚,碩大的建築把我完完全全擋在外面,即便進到裡面,就只是客服中心的大廳。當年那個電信局宿舍區,可以自由嬉戲、跑跳的開放空間,完全被包覆在水泥建築裡面。

帶著複雜的心情離開,我繼續找尋記憶去。至少小學不會搬家,找到了正義國小,當年國小破舊的樣子,早被富麗堂皇的門面所取代。記憶中的小店就在附近轉角處,販售塗鴉填色畫紙。當孩子們用色鉛筆填塗繳回後,總是會回去伸長脖子在貼滿圖畫的布告中找尋,期盼看到自己的畫作得獎。童年就在這過程中學習怎麼樣塗色、配色長大。

這次到三重是因為朋友推薦正義南路的空軍眷村三重一村。離重新路三段並不遠,但我竟然今天才知道有這麼一個眷村,真是咫尺天涯。這個眷村去年才改造完成,承載許多當年隨著國民黨政府來臺的空軍及其眷屬的生命故事。

一卡皮箱,行過歲月的阡陌,涉過多雨的海洋,機遇的因緣際會,歲月的萬千風雲,被時代的偶然牽引著,顛躓在生命的地圖」,展示牆上如此敘說眷村居民的故事。搬離三重後的這些年,我換了許多城市居住,也曾獨自提了行李跨過太平洋,雖非時代所迫,移動中許多偶然的牽引開演出來的生命地圖,讓我對於上述的話特別有感。

空軍三重一村所在地早在日治時期即已興建。當時日本人為了守護臺北橋以及臺灣總督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興建了發射炮彈用的砲陣地與存放彈藥的甬道,因此這裡也是臺灣唯一擁有砲陣地的眷村。

二戰結束後,1954年由蔣宋美齡帶領婦聯會在這裡建造眷舍,國防部將擁有砲陣地的此處列為空軍眷村。當時居住在這裡的村民,多為防砲司令的尉、士官及將軍。三重總共有六處眷村,僅有三重一村得以全村保留,並於2006年由臺北縣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作為戰後國軍與其着屬移居臺灣的歷史見證。

介紹中提到三重的水患,的確是我兒時的記憶。戰後因水患與眷村改建,導致眷村裡部分的甬道堵塞,甬道成為小孩躲避被媽媽打罵的秘密基地,孩童們經常在裡面摸黑玩提迷藏、火把探險、提燈籠,與我當年住在電信局宿舍區內躲入防空洞嬉戲還真是沒兩樣。走一趟三重一村,憶起童年生活在宿舍區種種,雞犬相聞,居民互通有無,下午時分媽媽們拉開嗓門叫小孩回家洗澡。閱讀三重一村,儘管咫尺天涯,多了一分同理。何青蓉,2024.4.10

368小百科

三重區

        本區居於淡水河西岸,位處臺北盆地中央,與艋舺、大稻埕僅一水之隔。日據時代,曾是臺北最重要的香花、柑橘等農作物的產銷集散地。那時對岸大稻埕正值茶葉的興盛期,為供應茶商製作香片所需,曾在近三十八公頃的土地上,大規模的栽種茉莉、秀英、黃梔等香花,支援精緻茶葉外銷。「大橋千尺枕江流,畫舫笙歌古渡頭,隔岸素馨花似雪,新風吹上水邊樓」,又「三重埔接二重埔,萬頃花田萬斛珠,榖雨清明都過了,採花曾似採茶無」,這兩詩詞描述的正是三重栽種香花的美麗風光。

        1970年代,在當時省主席謝東閔先生的「客廳即工廠」主張下,三重也全面動起來,小型工廠座落在鄰里巷道間,三步一家五步一間,從事的大多是螺絲、鑄模、點焊、電鍍、車床、塑膠射出等半製成品的工業零件,大規模的產量,撐起了全省機械工業零件的半邊天,也讓三重順利從農業鄉鎮轉型為工業城市。

       196070年代,臺灣開始製作唱片,其中三重南區是臺灣黑膠唱片最集中的製造地。三重曾出現過許多知名的音樂人士。例如:名臺語歌詞家葉俊麟,曾創作超過八千多首文辭優美的臺語歌曲傳唱全臺;又如知名歌手兼作曲家洪一峰,「思慕的人」、「淡水暮色」、「舊情綿綿」皆出自他的手筆。兩人居住於三重時還是鄰居。另外,住在三重中央北路的林禮涵則為知名編曲家,臺灣北部唱片公司的編曲有八成是他的作品。
圖取自維基百科


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且行且寫368鄉鎮

 

柴山落日

自從我開始撰寫臺灣368鄉鎮旅遊網誌以來,許多朋友見面第一句話都說:你回來啦?好像我天天在外旅行,弄得我啼笑皆非,趕緊澄清是怎麼一回事。

行走368鄉鎮只為了想認識臺灣--這塊生養我的土地!過去六十多年來我去過一些鄉鎮,但經常是霧裡看花,不用大腦,只因為被學業追著跑,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

多年來每逢寒暑假,我總會被問:你沒出國啊?要去哪個國家玩呢?似乎出國是最好的選擇。不否認我在美國看過大且圓的月亮,但那不代表臺灣這塊土地月亮不夠大且不夠圓。捨近求遠常常是我們這一個世代最大的問題。活了一輩子,對於腳下的這塊土地卻不認識,有點汗顏。

當我下了決心之後,估算了一下,如果每週走一個鄉鎮,需要七年多的時間,想想這還是個大工程,走得遍與否還要看個人的造化了。因此,我認真地執行這計畫。以過農曆年為例,我事先安排好,一整天去了彰化縣的永靖、北斗、田尾及社頭等四個鄉鎮,都在鄰近地區,撰寫的四篇網誌,全部都是事後在家裡好整以暇完成的。

回顧過去兩個多月,我去了十四個鄉鎮/區,漸次地摸索出認識它們的路徑,先上各縣市和鄉鎮區公所網頁閱讀基本資料,找到適當的景點。旅行過程中,就讓五感自行發揮作用,回家後沉澱幾天,想想印象深刻的事情,再補充閱讀一下,之後才提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與閱讀互相成就,就是這麼一回事。真心期盼用如此分期付款的方式,一步步略窺臺灣的全貌。至於我可以走多少鄉鎮、寫多少網誌,那就不是重點了。(何青蓉,2024.4.04

柴山上聚落一景

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

美濃古蹟巡禮:樂趣中驚喜連連

 

美濃福安國小教室典雅的木造門與窗框

國道10號開通以後,美濃成為方便旅遊的好地方。這回與朋友約中午一起去美濃用餐。用完餐,眼尖的我看到福安國小就在附近,這學校頗有歷史(成立於1953年),主要建築僅有兩層樓,採菸樓式設計,上面有排煙口,窗框還是灰藍綠色木框,很有味道。

學校儘管歷史悠久,校園規劃活潑令人讚嘆!醒目的鐵軌一下子吸引我們的目光,沿線立著台灣西部幹線鐵路上大城市的名稱,沿著鐵軌我們追蹤到起點,就在廚房邊,猜想應該是送餐車,真是個不錯的點子。還有,從學校牆面的地圖標示,看到學校用心帶領學生們放眼天下的企圖。

        之後,我們去參觀敬字亭。客家文化重視耕讀傳家,對於文字極為敬重,寫過字的紙不隨意丟棄,焚化後的紙灰,也不能隨意丟棄,建於1779年(清乾隆44年)的敬字亭就源於這想法。仔細觀察,發現前面還有個牌位,倉頡立於中,右邊有孔子和魁斗君星,左邊則有文昌帝君和朱衣君星,果然敬文字為「聖蹟」!

東門樓是美濃重要景點,建於1755年(清乾隆20年),有防禦的功能,是美濃出入及防空用的監視臺,歇山式的屋頂看來非常莊嚴,南面「大啓文明」兩側分別為石榴、牡丹及芭蕉扇、通寶,象徵花開富貴多子多孫及招財進寶之意。北面「集福迎祥」兩側為菊花、竹子及蘭花、梅花四君子。門樓外的庄頭伯公為美濃地區少數僅存的「風水」型伯公,呈現客家人早期供奉士地神僅以「神位、香座」的石碑供奉的特色。

        永安聚落的美濃舊橋橫跨美濃溪,建於1930年,橋的兩端墩柱上各有一隻猴子,相當吸睛!其上碑文說明:為確保學童行人交通安全,並保護古蹟,所以設置了禁駛車輛通行的墩柱,兩隻猴子立於南北橋頭是因為當年適逢甲申猴年,特別委請石雕大師林友福雕刻的,這招還真是一舉兩得,準會讓行人與車輛忍不住駐足。

美濃湖原名瀰濃湖、中圳湖、中正湖,建於西元1748年,它是高雄第二大人工湖,僅次於澄清湖。西北背山、三面環田,湖光山色、湖中間有一間中正亭,柱子上面寫著各種勸世警語: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半句六月寒」、早起三年當一冬」及早起三朝當一工」,挺有道理!

沒想到午餐約會轉身成為古蹟和建築巡禮。此行我們還去了美濃警察分駐所改設的文創中心、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以及日治時期興建的保壽堂診所打造成的啖糕堂。去之前沒有多想,除了見識到建築之美外,還撞見秒殺的土司,才知道超人氣是甚麼,當然也就跟著排隊買了當天架上最後的吐司--玫瑰奶酥吐司,算是意外的驚喜。

旅行的樂趣多,當然不止於古蹟和建築巡禮。這時節正好是橙蜜番茄盛產期,沿路有些園子開放大眾入內摘採,更多的農友就在路旁兜售。產地的價格總是便宜了些,買幾盒回家又能促進在地經濟何樂而不為?不過買番茄,意可在番茄之外,古老的桿秤成了重點,借桿秤來把玩、照相,又是另類的驚奇!(何青蓉,2024.3.24

368小百科

美濃區

美濃位於高雄市東北、屏東平原北部。東鄰六龜、東南鄰屏東縣高樹、南鄰屏東縣里港、西鄰旗山、北鄰杉林。美濃北面以月光山為主峰的美濃山脈,包括有月光山、人頭山、金字面山、旗尾山等,東面有尖山、茶頂山、龜山、大龜山、小龜山等,南臨荖濃溪、西臨旗山等,擁有四千公頃良田,孕育出南臺灣穀倉、菸葉王國的搖籃。

美濃開墾的歷史,可溯自西元1698年左右,先民來自中國廣東嘉平鎮等各地,不過當時美濃仍屬禁墾區。直到1736年(乾隆元年),清政府才准予進入開墾。當年的秋天,林桂山、林豐山兄弟率武洛庄民至美濃,定居在靈山、雙峰山、月光山的山麓之下,總共有16姓、建24座夥房,當時命名為「瀰濃庄」。

圖取自高雄市政府網站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臺北市中正區:記憶補綴

臺北城今昔對照圖,取自維基百科

        臺北市的中正區是原來的城中區加上部分的古亭區而成的。小學在昔日的延平區(現已被併入大同區)就讀,延平北路走到底可見北門城門。北門城門下附近還有個小公園,記得有一次放學沒直接回家,與同學們去小公園盪鞦韆,回到家後免不了挨一頓罵。當時美國大使館就在北門的右邊附近,同學們也經常在牆外探頭探腦。

稍往右走,就是中華路,中華商場(現已拆除)二樓上有許多小店,古玩店、集郵社等。從商場若要跨過中華路,則必須走高架行人陸橋,陸橋上常常有人在耍把戲、變魔術,或者賣小東西。臺北市最早的第一百貨就在對面。第一百貨公司有個轉輪盤的遊戲,投錢按鈕可抽中冰棒或冰淇淋。年少時靠小聰明,我計算出抽中冰淇淋的機率,因此每次都抽到冰淇淋。

臺鐵縱貫鐵路就在中華路的西側,與商場平行。北上的火車從南邊駛入中華路,只要看到小南門和中華商場就知道臺北站到了。有好一陣子,那裡成為我鄉愁的標記。

國中時在老師的帶領下,南門和小南門附近也變成我的生活區域,包括植物園/南海學園,裡面有歷史博物館、科學教育館(目前已經搬遷去士林區)、藝術教育館,以及教育廣播電臺等。植物園是年少的我最喜歡的地方,荷花池迎風招展當然不用說,裡面的種植各種植物,總是讓我眼睛一亮。

高中在北一女就讀,就坐落在臺北城的中心。總統府後面不多遠的軍史館、前面的介壽公園,以及外交部都是經常去的地方。外交部地下室的餐廳價廉物美,對於飯量超大的高中生而言,怎麼說都是超划算的。

下課後,沿著重慶南路往北走,滿街的書店,一家接一家,三五好友一起逛去,飽足渴望吸收新知的心靈。與重慶南路平行,東邊的公園路有一家老字號酸梅湯,現在想來嘴角忍不住酸了起來。隔壁的新公園(現為228和平紀念公園)也是我們逗留的地方。記憶裡,不只一次在新公園上寫生課。公園裏的荷花池與日治時期留下了來的臺灣博物館(總督府博物館)建築和其宏偉的古希臘多力克(Doric)石柱是我們寫生的對象。

        從新公園正門直向北走,就通到臺北車站。臺北車站前是忠孝西路,與中山南路交會的圓環一邊是監察院,另一邊原先是臺北市議會(現在已經拆除),過了那十字路口往東走就是忠孝東路,打開這條路,意味著臺北城向東推進,那已經是我讀大學時的事情了

 位於羅斯福路的臺灣大學校總區現在被劃入大安區,但隔著馬路的公館卻是中正區,總之兩區在隔壁。從大學開始,我在臺北的足跡往的東南方向繼續延伸;從淡水河的西岸的三重出發,走中興大橋,要穿過西門町、小南門附近,以及城中區才到得了學校。

真正比較熟悉臺北城的東門,就是位於兩廳院和國家圖書館附近、遙望總統府的那座城門,則是在讀研究所之後。那時舉家搬到大安區。後來在教育部工作,更是每天都會經過。剛解嚴的那兩三年,示威抗爭不斷,教育部經常被拒馬包圍,下班幾乎天天要走路回家,因此對於那一帶的歷史建築,如臺大醫院,以及臺大法商學院、成功中學等都愈來愈熟悉。

繞了臺北城一周,還是有一些地方不算熟,百年的南門市場(始於1946年)是其一。改建後的南門市場位於中正紀念堂捷運站出口的羅斯福路上。這個傳統市場去年十一月才又重新開幕,這回北上特地去繞了一下。南門市場所在的大樓,竟然是中正區行政中心,區民真的是太有福了,去行政中心辦事可以順便買菜。

南門市場位於該大樓的一二樓和地下樓。這次我沒上二樓, 二樓賣的是百貨類的商品。先從一樓逛起,有賣火腿、臘肉、肉乾、燒肉、粽子、鬆糕、南北貨,以及春聯等的攤販,有夠傳統。逛了一圈以後,我去了地下一樓,更像我認識的傳統市場,第一次見識到現場製作蛋餃,挺有趣的。只是進入大樓空間後,部分的商品被放置在層架上面,蔬菜一層一層放在鐵架上,蠻有趣的。整個市場相當乾淨且多了一些整齊劃一感,不曉得舊攤商習不習慣現在的氛圍?但是,彷彿之間我覺得南門市場成為一個觀光地點,應該有一些人像我一樣,下了捷運站就去南門市場逛,作為認識臺北城的一部分。

臺北市中正區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及古蹟,很難透由一趟旅行描述,或擇定特定的景點代表,不過可以確定,只要踏入臺北車站,就去了中正區,相信很多人都去過,只是經驗可能長得不一樣。對我而言,它是個充滿記憶的地方。(何青蓉,2024.3.16

368小百科

臺北市中正區

本區原屬本市城中區和古亭區,民國79312日臺北市區里行政區域調整時,將原城中區(位中華路以西之福星、慈壽、萬壽等三里除外)及原古亭區(靜安、崇仁、自力、騰霄、忠貞、久新、久安、新勝、新和、凌雲、球場、忠恕、古亭、國校、大學、農場、富源等17里除外地區)併原大安區文光、普愛、信愛、惠愛等四里,及原雙園區夏安里合併而成,取區內的中正紀念堂作為新的行政區名。

本區位於臺北市的西南方,東臨大安區,以新生南路一段、信義路二段、杭州南路二段、羅斯福路一至四段為界;西接萬華區,以中華路為界;南瀕新店溪和新北市永和區相望;北至市民大道與中山、大同區為鄰。

臺北城

臺北於1875年(光緒元年)設府,知府陳星聚即著手興建城牆,1884年(光緒10年)竣工,城周圍繞一圈是4.6公里,築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及小南門五座門,臺北府城出現,「城內」遂成為專有名詞,範圍在今日忠孝西路一段以南,中山南路以西,愛國西路以北,中華路一段以東的區域。

北門

北門又稱承恩門,是早期城內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孔道,位於現今忠孝西路、中華路口,是迄今唯一留存的臺北城城門原貌者。清代官員要到臺北,循此進出,是五個城門中的「首席」。北門是臺北城對外最重要的城門,在北門外不遠,大稻埕藉由淡水河航楫之利,經由淡水與世界接軌,淡水港是清代臺灣最大的國際貿市港口。其連結城內和大稻埕的主要街道為北門街,日治時稱京叮遍,即現今的博愛路。

西門

西門又稱寶成門,由於連結艋舺商圈,因此取「寶物成就」之意,盼維持艋舺的流通與旺而得名。日治時1905年因市區規劃而被拆除,西門成了唯一消失的城門,拆除後的西門帶修整為橢圓公園。通往城內的道路稱西門街,即今天的衡陽路西段。

東門

       東門又稱景福門,它是朝向臺灣北部的重要口岸基隆,負有防禦的重任,同時也是臺北城通錫口(今松山)的孔道。當時城內通往東門的「東門街」就是今天的凱達格蘭大道。城樓於1966年(民國55年)被改建成中國北方宮殿式的城樓建築。

南門

昔日臺北府城的主門,又稱麗正門,位於現今愛國西路、公園路口。形制與尺寸是幾個城門中最宏偉的,所用石材來自大直一帶,構工精細、歷久彌新。南門城樓於1966年(民國55年)被改建成中國北方宮殿式的城樓建築。

小南門

小南門又稱重熙門,取其「盛世興隆,光煇普照」之意,位於延平南路與愛國西路交會路口圓環上,建立之初作為臺北城內通往板橋、中和的孔道。小南門相傳為板橋富賈林本源家族為了避開艋舺的泉州勢力,方便出入臺北府城所捐建,因此相較於其他碉堡式城門,小南門則是唯一的廊柱式城樓。小南門城樓於1966年(民國55年)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

取自臺北市政府網站